当然,他也清楚,自己的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为了凸显其严重性,他还是这么讲了。
圣女大小姐的回答是过犹不及,接着,她详细的给出了解释。
如果以百分制计的话,目前悠奈会社的生产能力是60,但承接的单量已经来到了70快80的程度,在这个强度下,那就是机器前的工人把螺丝打冒烟了,那也跟不上节奏呀。
更别说还要再签单了。
60的生产力,去接120的生产订单,在时间卡的非常死的情况下,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可能性几乎为0。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放缓接单节奏呢?
在不差单子的情况下,优先保质,才能牢牢地拉住合作伙伴,促使他们从临时的合作伙伴,变成长期的合作伙伴。
且最关键的,前段时间的签单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带有一定讨好性质的签单潮。
假如照单全收,是有概率埋下定时炸弹的。
那与其把目光放在眼前的繁华上,不如把目光放的长远些,看看以后。
一个实体起家的会社,是需要按部就班的走的。
慢慢扩大生产,慢慢扩大生意圈,这样一步一步地来,才能稳当。
这和金融业完全不同,后者可以一步登天,但实体业做不到,需要积累、沉淀。
于是,在这个说法之下,渡边悠被说服了。
相较于悠奈会社这边的刻意放缓,渡边秋惠那边却是有意识地迎来了快步加速。
但也并非是那种一口气吃成个胖子的加速,而是在渡边家此前就有所积累的情况下的加速。
拿渡边秋惠的话来讲,一切都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对此,渡边悠倒是没什么好说的,毕竟那是自家老妈,而且就单纯的投资业而言,老妈是足够强的。
就在这样一片欣欣向荣里,时间来到了三月的中旬,第二学年开学前的倒数一星期。
“所以,是去买衣服?”
走在去往商业街的路上,渡边悠转过头来,看向了身旁的圣女大小姐,猜了个选项。
他根本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雨宫绫奈给拽出来了。
“不完全对。”雨宫绫奈自然的牵起了他的手,“准确的说,是给你买衣服。”
昨天,她专门去问了安原里纱。
交换生的名单已经订下来了一半。
巨魔先生的名字位于名单的第一位。
只是有些吊人胃口的,交流活动正式开始的时间并非是学年的第一天,而是开学的第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