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第256章 优惠与扶持(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在旁观者眼中,廖志鸿有根基,有理想,具备重点培养的潜质。

此类人才收进组织,在特殊时期是一种政绩,表明深城政工做的好,能带动港人爱国啊。

等高层制定“五万人计划”,类似的人才,都要被各路人马争相拉拢。

尹照棠抢先下注的行为,博得吴湘不少好感。亲自答应做廖志鸿的介绍人,既是一种重视,又是一个加深合作的信号。

吴湘甚至还觉得不够,在更换茶叶,冲洗茶盏时,手头拿着桃木杯夹,嘴上还不忘问道:“尹生在新界的工厂,已经注册完毕了?”

“是,注册名叫忠和电子厂,占股百分之六十七,全权管理,剩下百分之三十三的股份,在一个丁保生的人名下。”

“根据调查,真实控股人是和胜和的双花红棍丁开来。”吴利民对电子厂的股权构架,如数家珍,可见是十分关注。

吴湘打开一盒新茶叶,闻了闻香气,搓断一片叶子,说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忠和电子厂纳入深城企事业单位的采购名单中,年底招标的时候叫上他们。”

吴利民笑道:“领导,年底忠和还出不了货吧?”

“所以,他们不会中标,但是又能体会到深城的扶持嘛。等有产品下线的时候,再谈订单的事。”

吴湘把一杯新茶,端到下属面前,出声道:“另外,把忠和纳入税收优惠名单,往后人家也是合法贸易公司。”

“该给点好政策,支持港货嘛。”

吴利民顿时满心佩服,捧着茶杯,赞美道:“领导真是有格局,深城的发展,离不开您啊。”

“少放狗屁。”吴湘骂的脏,但笑的开怀。

第二日,福田区,一间土灶馆子。

尹照棠在吃午宴时,得知深城把忠和电子纳入税收优惠名单和企业事业采购名录中,顿时知道廖志鸿的事已办妥。

接下来,两方自会接触,不用多管。

而《企业事业采购名录》的份量,一时半会凸显不出来,但过个三五年,可是几百万都买不到的。

特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将不断冲击人的三观。

月底时,堂口又送了一批台北货进内地。海关方面知晓上头领导跟尹老板关系好,主动行着方便,兄弟们送货都安全挺多。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