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第226章 隐蔽的力量(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尹照棠要洗脱着红鞋的风险,又希望能培养在警队内的影响力,找一个代言人做捐助最好。

由于酬神的要求是“救治十名绝症警员’

那么,选退休警察作为切入点,便是一个绝佳的口子。首先,退休警员年龄较大,最年轻都超过五十,患有绝症的几率较高。

其次,警队工会缺乏对退休警员的关怀。

不会深究是谁在捐助退休警员,相比直接捐警察,捐楼给警务处,可更加隐蔽地施加影响。

退休警员看似是一个很弱势的群体,但由于警队内有许多“警察世家”的存在。

在退休警员中有名声,在警队内便会有人脉。

要见警务处长很难,要见退休的警务处长,给够钱都行!

梁心颖姊弟三人都警察后代,有警队中朋友众多,搭配一个总督察和区议员的阵容。

五个人用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尹照棠在自助区拾起一杯香槟,站在酒店一角,看向场中八百多名退休警队代表。

里面有前警司,华探长,高级警长。

鬼佬,阿三,威海卫人氏。

大多数人穿着运动服,老人装,有些穿着当年的警队制服。

当中不乏有身价丰厚,捞的盆满钵满,有家族企业。

但有人专门成立基金会,特别关爱退伍警察,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价值感都不是一点点钱的问题。

台上,梁心颖以警察遗孤的身份发言,说了一个奋发向上,回报警队的故事。公开资助十名绝症的退休警察,公开医院,公开姓名,公开病案

宣布会长期坚持,多做项目。

又请基金会主席胡博超和晚宴筹备者何君鸿和梁超英一起上台,掌声十分剧烈,获得退休警员的巨大支持。

尹照棠在跟胡博超叙旧的时候,有位两鬓斑白,身穿军装的东区前警长齐安泰先生,专程找到胡博超,递上一张支票,出声道:“胡生,我个人捐款十万港币,希望能用于退休警员的公益事业。”

“胡主席,我都想为基金会出一份力。”

“救助十个人太少,多开放十个名额,我一个人全包!”

前港岛警司曹德宾身穿西装,抽着雪茄,徐徐说道。

还有前筲箕湾华探长细根,柴湾华探长周英,一个个曾经的江湖人物主动出头,抢着出钱,竟有点接待不及。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