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四百六十一章 开小灶(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他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学习裁剪布料的时候,手法生疏,动作也比较慢。

周益民便走上前去,耐心地指导他:“你看,这裁剪的时候,手要稳,力度要均匀,按照这个模板来,不能有偏差。”

说着,他亲自示范了一遍,年轻人认真地看着,不住地点头。

在另一边,有个临时工在学习安装轮子的时候,总是装不牢固。

周益民走过去,拿起轮子和工具,一边演示一边说:“这个螺丝一定要拧紧,不然行李箱在使用的时候,轮子很容易掉下来。而且,安装的时候要注意角度,这样推起来才顺畅。”

不少人都有点紧张,导致动作都有点变形,本来就是一些精细活,根本就没有办法做。

周益民将这些人的表现都看在眼里,不禁摇了摇头,这些人想上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除非是能将心态调整好,不然,只能去做一些,不怎么精细的活,就比如搬运之类。

很快他就在人群中看见赵刚。

赵刚学得格外认真,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示范工人的每一个动作,手中的工具也在不停地模仿着。

他深知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所以就算是周益民,已经走到赵刚的背后,他的注意力,并没有被转移,而是盯着工人的每一个动作。

随着培训的进行,周益民心中渐渐有了底。他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和特点,开始考虑如何分配工作。

他把那些心灵手巧、动作敏捷的临时工安排到了需要精细操作的环节,比如粘贴标签、安装拉链等。

而那些力气较大、手脚麻利的,则安排到了搬运原材料、组装框架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胡厂长也来到了培训现场。

他看着认真学习的临时工们,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走到周益民身边,说道:“益民,你这安排很合理啊。这些临时工可都是咱们厂未来的希望,一定要把他们培养好。”

周益民笑着说:“胡厂长,您放心吧。我会尽我所能,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为工厂出一份力。”

培训一直持续到中午,周益民让大家先休息一下,下午再继续。

临时工们纷纷散去,他们一边走一边讨论着上午学到的知识,脸上洋溢着对未来工作的期待。

赵刚一个人独自走去饭堂的路上,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背后,被拍了一下。

他有点奇怪,自己刚进厂没有多久,跟其他临时工并不熟悉。

转头一看,原来是周益民。

“周哥,有事吗?”

周益民笑着说道:“难道,没事就不能找你一起吃饭吗?”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