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家都是聪明人(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两人走进诊所,只见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味。

一张破旧的桌子前,摆放着各种草药和简单的医疗器具。

周大秋将一箱放下,陈白术直接在桌子前坐下,然后开始接诊。

第一个病人是个发烧的孩子,小脸烧得通红,不停地哭闹。

陈白术先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翻开孩子的眼皮看了看,然后对周大秋说:“大秋,你来摸摸这孩子的脉象,说说你的判断。”

周大秋有些紧张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把脉。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犹豫地说:“师傅,我感觉这脉象有点快,是不是热症啊?”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但是觉得自己学艺还不精,所以看起病来,还是没有什么信心。

陈白术点点头:“嗯,你说得没错,这孩子是外感风热导致的发烧。不过,除了脉象,还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你看他的舌苔,发黄而且厚腻,这说明体内还有积食。治疗的时候,既要清热解表,又要消食导滞。”

说着,陈白术熟练地写下了药方,一边写一边给周大秋解释:“这味金银花,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也有类似的功效,还能消肿散结;再加上山楂、麦芽,帮助消化积食……”

周大秋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还拿出一个小本子,把陈白术说的要点都记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的记忆力并不算很好,做不到那些过目不忘,只能是将东西记录下来,然后反复的读和记。

而且还要经常反复的阅读,不断加深记忆,才能将这些牢记在脑海当中。

陈白术看见周大秋,如此用功,心里还是挺高兴,虽然说,一开始是看在周益民的面子上,才会收下周大秋。

但是自己并没有区别对待,该教还是会教,不过周大秋能不能学到,就要看他自己了。

看完这个孩子,下一个是一位关节疼痛的老人。

老人刚坐下,就不停地唉声叹气:“大夫啊!我这腿关节疼了好多年了,一到阴天下雨就疼得厉害,啥办法都试过了,就是不见好。”

陈白术让老人伸出舌头,看了看舌苔,又仔细地按压老人的关节部位,一边问:“疼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发凉?”

老人连忙点头:“有有有,就感觉骨头缝里冒凉气。”

陈白术这时候问道:“大秋,你怎么看?”

周大秋仔细看了看,好像没有在医书当中,看到有什么跟这个症状符合的病:“师傅,我不清楚!”

这种事情,不懂就是不懂,不要明明不懂,还要在那里不懂装懂,尤其是医术,这种很容易因为断错症,导致人命的发生。

陈白术对于周大秋这个态度,还是挺满意的,然后解释道:“大秋,这是典型的风寒湿痹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入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以才会疼痛。治疗的时候,要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

接着,陈白术又给周大秋讲解了一番用药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周大秋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陈白术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就这样,一个病人接着一个病人,陈白术和周大秋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周大秋在陈白术的指导下,也逐渐变得自信起来,看病的手法也越来越熟练。

不知不觉已经到中午,连续看了这么多个病人,对于精神和体力,都是一个极大的消耗。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