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一百九十六章 脱粒效率(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除了丁主任,一些村民,还有公社的人。

公社的人对周益民还比较客气。

来人也认识周益民。

毕竟这可是发明压水井和太阳灶的人,怎么可能不认识?起码听说过吧?

这次来周家庄,他万万没想到,周益民同志又发明了一样东西。听那意思,似乎是小麦脱粒的机器。

还是跟农村、农民有关的物品。

看来,这位同志真的很关心他们农民。

“同志,抽根烟。”周益民递了一根烟过去。

“好,多谢周益民同志,您太客气了。”

可不敢看轻眼前的周益民,人家是民间发明家不说,还得到过国家的嘉奖。更重要的是,人家是工人老大哥,钢铁厂的人,原本是不需要给他递烟的。

如今,人家主动示好,他当然不能不识好歹。

再者,钢铁厂的领导都还在呢!

“益民,开始吧!”丁主任等得有点不耐烦。

对公社来的陈华,他丝毫没放在眼里,觉得周益民根本不需要跟他客套什么。

咱都是钢铁厂的人,要有钢铁厂的排面,不是什么人都给递烟的。

“主任,别着急呀!”

周益民转头跟那些准备操作的村民喊道:“准备好了吗?开始。”

不可能让他动手的。

虽然脱粒机,只要将麦杆推进脱粒仓里,就可以直接将麦穗脱成粒,解放了碾场繁锁,但脱麦时有四、五个左右环节岗位,每岗位至少需要一至二人才能正常运转。

“好啦!”

待命的村民,他们已经熟悉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刚才,周益民一一教他们。

其实,也没啥难度,无非就是出力而已。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