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九十四章 换旧书补(第1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像什么岗位的,周益民是不用,但村里一堆大侄子呢!

杨厂长决定,先厂里自己试一试,看能否搞出来。要是自己厂的人能做出来,那就不用麻烦周益民,不用欠那么多的人情。

当然了,即便是自己弄,创意始终也是周益民提供的,这得承认。

于是,他抽调了厂里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将他们汇集在一起,研发一款新的拉面。

几位老师傅听完,面面相觑。

厂长,你开什么玩笑?

不用煮的面?可以直接干啃,或者用开水泡两三分钟就能吃。

他们活了那么多年,就从没有听过那样的面条。

这不是为难他们吗?

有点异想天开了吧?

“厂长,我们听都没听过呀!”其中一位老师傅忍不住说道。

“就是,怎么可能有那样的面条?谁家的面条不用煮就吃的?”

杨厂长虚压一下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开口道:“人家外国人能做出来,我们为什么做不出来?

而且,我听人说,我们古代就有这样的面。古人能做出来,我们现在比古人差吗?一次做不出来,那就多做几次。我还不信了。

这样,谁要是做出那样的速食面,厂里发100元的奖金……”

最后,杨厂长许诺了一堆的奖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不管结果如何,大家听到这丰厚的奖励后,老师傅们已经心动,开始摩拳擦掌起来。

最主要的是,厂长说了,那种面外国人和古人都能做出来。既然如此,他们不可能比古人笨吧?

要是周益民得知他们的想法,肯定得笑出来。

什么勇气让你们有比古人聪明的错觉?

好多东西古人能做出来,而且还是那种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下做出来的,现代人却连复制都复制不出来。

比如地动仪、木牛流马等等。

周益民回到四合院,就看到李友德正在收教材。

他也聪明,没有直接给钱,免得被人捉住痛脚,而是买了冰棍、汽水等吃的,让孩子们拿不用的教科书来换。

这时候的冰棍不贵,一两分钱就能买到一根。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