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370章 五府都督(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派人告诉多康的尚摩鄢,我即将与朝廷开战,令他准备一万精锐等待我军令。”

“再派遣使者北上黠戛斯,告诉黠戛斯的那群人,朝廷拿不下我,期间我们的贸易依旧按照此前的价格进行。”

“他们若是背信弃义,日后我必领兵北上,征讨黠戛斯!”

“让郑处走一趟西州,告诉张使君,朝廷即将对河陇动兵。”

“我不需要他做什么,他只要好好消化庭州,最好能在我与朝廷作战期间收复龟兹、焉耆二州,另外让他小心黠戛斯。”

继军事过后,刘继隆接连在外交上做出了许多安排。

拉拢尚铎罗、威胁黠戛斯、知会张淮深和陇右下辖牙商等等。

王焘、俞从晖、任泽等人虽然是商人,但他们是陇右的牙商,帮刘继隆做了十几年的事情。

刘继隆若是对他们不管不顾,日后还有谁敢效忠于他?

地方上的谍子没有太大的力量,他们只要能保全好自己,等待此间战事结束,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若是贸然撤回陇右,这么多年努力也就白费了。

“我等接令……”

高进达几人先后作揖接令,而刘继隆则是继续说道:

“传令告诉尚铎罗和张昶,尽快加固故桃关及江油县、石泉县等直面东川、西川兵马的城池关隘。”

“若是战事爆发,不要擅自主张,只需要守好六州,等待我挥师南下便可!”

“诸镇兵马同理,若听我军令而战败,战后必不论罪。”

“若擅自出兵,即便战胜,也视作战败无功!”

“是!”高进达与崔恕作揖应下,并不觉得刘继隆的安排有些限制将领作为。

陇右这些将领的水平,除了陈靖崇几人是经历过大战考验的,其余将领都是在围剿、攻伐那些吐蕃残寇,烈度并不高。

刘继隆能带着众人从肃州走到现在,他的能力毋庸置疑,哪怕李骥他们平日里拉帮结派,到了面临战事的时候,却还是得毕恭毕敬的听从刘继隆军令。

三人先后应下刘继隆的军令,接着高进达才询问道:

“封郎君那边,要不要知会一声?”

他口中的封郎君,便是刘继隆的大舅子封邦彦。

对此,刘继隆摇了摇头道:“朝廷讨击我们,乃利益使然,但朝廷却不会对阿兄下手。”

“哪怕有万全的把握,朝廷也会留着阿兄,以便日后谈判。”

眼见刘继隆胸有成竹,高进达便不再劝解,而是起身与李骥他们退出正堂,将刘继隆的军令逐条发往各都督府。

在军令下发的同时,各个刚刚成立不久的都督府,便开始按照刘继隆的军令,先后运转起来。

战争的密云似乎笼罩了整个陇右乃至西北地区,哪怕平日里安心屯垦的百姓,也似乎察觉到了不对劲。

在这样的局面下,远在西川操练兵马的高骈则是不声不响的率军南下,对大渡河北岸的失地发起了突袭。

见到高骈的旌旗,驻扎城内的蛮军听闻高骈领兵而来,还未作战,便丧了三分胆气。

接下来的战争并未耗费太多兵力,高骈依靠手中的配重投石机,不等祐世隆从大渡河南部出兵增援,便率先攻克了汉源县和通望县。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