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二月下旬,百姓们已经开始务农,距离春种也不过小半个月了。
隔着一道关隘,东边的秦州虽然人口众多,河谷众多,但却没有开垦足够多的耕地。
西边的渭州论起地形不如秦州,但单从这处关隘背后的耕地来看,便足可见陇右有多重视农业。
“这里起码得有数万亩耕地吧?”
张淮铨忍不住吸了口凉气,杨知温则是点头表示附和。
二人略微感叹,但没有多做停留。
他们继续带着神武军和民夫的队伍沿着官道向西走去,大约过了十五里,他们又看到了一座依靠山脉,接连渭水的关隘。
关隘通体包砖,高三丈,长二十多丈,易守难攻。
杨知温与张淮铨继续带领队伍走入关隘,但这次关隘背后是沿着渭水,靠着山脉的狭长官道。
这条路狭长崎岖,明明只有二里,却让他们走了两刻钟。
两刻钟后,前方地势渐渐宽阔,可是又出现了一座包砖的关隘。
望着那包砖的关隘,以及驻守上面的数百陇右精锐,张淮铨身后的神武军列校忍不住道:
“这地方易守难攻,又有这么多关隘,怕是举兵十万来攻都攻不进去。”
“是啊,投石机都摆不了几台,城墙还修得那么坚固,我们一连走来都瞧见四座关隘了,不知道后面还有几座。”
听着列校们的感叹,张淮铨与杨知温相互对视,深以为然。
两刻钟后,他们再度穿过了这座关隘,而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又是一块被开垦成熟的河谷耕地。
这块河谷更大,所开垦的耕地起码有十余万亩。
他们向南走去,不多时便见到了一座矗立在渭水南岸的关隘。
与关隘相对立的北岸也有着一座关隘,两座关隘间是宽阔二十余丈的渭水。
渭水内修建了石桥,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办法修建的。
队伍踏上石桥,在数十名陇右精骑的带路下,成功通过了这两座关隘,来到了陇西县所处的河谷内。
“杨侍郎、张统军!”
走出北岸关隘,张淮铨与杨知温立马就看到了前来迎接他们的高进达。
此时的高进达不仅担任都护府长史,还兼领渭州刺史。
平日里的政务可以交给渭州长史和别驾处理,但与长安的这笔贸易,还需要高进达亲自跑一趟才行。
“高长史……”
张淮铨与杨知温都见过高进达,自然知道怎么称呼他。
高进达对二人回礼,接着说道:“我家节帅也来了陇西,眼下正在县衙中等待二位,二位这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