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337章 煽风点火(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朝廷既然想来买粮,那我们就按照每石一千五百钱卖给他们!”

高进达激动的语气颤抖,毕竟就当下的粮价,陇右多卖一石粮就能多赚一贯。

按照陇右市面和百姓手中的粮食,仅此一笔必能从关中获得数百万贯的财富,日后三年的军费度支便都有了着落。

“朝廷派杨知温与张淮铨前来,看来是准备和我打打感情牌。”

刘继隆不紧不慢的说着,但崔恕却笑道:“反正我们也要卖粮食,做个顺水人情也无妨。”

“这倒是。”高进达点头附和。

二人的想法,与刘继隆的想法不谋而合。

谁也不清楚王仙芝和庞勋能在徐宿闹多久,趁此机会贩卖粮食,赚取足够多的钱财来补贴军费度支也是好事。

这般想着,刘继隆便交代道:“此事便交予你们二人去办,只要不影响陇右粮价,能卖多少粮食便卖多少。”

“眼下我军每年都有三百余万石粮食入仓,倒也不用担心粮食不够。”

陇右这个粮仓在刘继隆的经营下,不断创下产粮新高。

单说凉州便已经开垦有生熟近二百万亩荒地,整个陇右更是有一千二百余万亩生田及熟田。

大约再过两年,随着去年从西川获得的那十几万流民安定下来,熟田数量也会不断增长,河陇地区也将成为西域与关中的桥梁。

想到这里,刘继隆便不免惋惜。

历史上的河陇自从被吐蕃侵占开始算起,直到明初的这六百年时间里,不论是农业还是商业、手工业,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发展。

哪怕中间西夏时得到了一定发展,却也因为蒙古的屠刀而再度破碎,人口比之唐末还不如。

即便有明清两代五百多年的努力发展,结果清末又因为内乱而再度破败。

好在自己来了,河陇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高度。

如今的河陇,如果算上河西归义军的人口,那大概能有一百一十万人口,耕地不下一千五百万亩。

这个水平,基本与清代雍正时期的人口耕地勉强打平。

除此之外,陇右和凉州地区的矿业开发,也被刘继隆提上了进度。

十四个州的矿工数量达到二万三千余人,每年开采的黄金、白银价值在十万贯左右,开采的铜锭制成钱后,价值在十五万贯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近千万斤的煤炭和碎石渣。

前者用于冶铁,取代木柴为百姓取暖。

后者可以用来铺设道路,兴修水利、屋舍、城池。

单说陇右及凉州的矿业,每年变能给陇右带来四十多万贯的收入。

成州和鄯州还有近三千名盐丁,每年产盐近五百万斤,不仅能解决陇右百姓的食盐问题,还能向外兜售上百万斤。

凭借井盐和盐湖,每年就能为陇右带来数万贯的境外收入。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