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321章 黠戛斯来人(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节帅,黠戛斯的使者来了,敢问是否现在接见?”

“传他们进来吧!”刘继隆不假思索的回应。

上次得知黠戛斯来找自己后,他便回去翻了翻史书,这才大概了解了黠戛斯的情况。

黠戛斯汗国的民族成分很复杂,有红发绿眼的白人,也有黑发黑眼、黑发棕眼的胡人。

黠戛斯大汗的称号为“阿热”,其王室即以阿热为姓氏。

王帐设在青山,部众三四十万,其组织架构都是模仿突厥和大唐,朝中有宰相七名、都督三名、职使十名,长史十五。

除此之外,还有将军和达于的官职,名额不固定。

此次前来拜访自己的,便是作为职使的合伊难支。

以合伊难支的官职来说,陇右的外交地位,仅比大唐低一些,比鞑靼和契丹略高。

这般想着,刘继隆便见到校尉离去,不多时便带着一行人走入正堂院中。

这行人共十余人,领头之人学着汉人穿搭,外貌和发色也与汉人没有太大区别。

相比较他,他后面那群人就颇有几分牛鬼蛇神的模样了。

红发绿眼、棕发蓝眼的各类白人站在队伍中,显得格外突兀。

这群人个头不高,也就五尺(155cm)左右,比起雄壮的陇右兵卒来说,可以说是十分瘦弱。

这并不奇怪,毕竟清代以前,汉人都素以雄壮著称,到了元代,依旧被欧洲人称呼为“巨人国”。

哪怕到了清末,北方汉人的身高也是稳压不少欧洲国家,这点从各国募兵的身高标准就能看出。

刘继隆估计这群白人应该是昔年东迁的北欧蛮人,只不过还没南下抵达中原,就被漠北的游牧民族击败并融合了。

“黠戛斯国职使合伊难支,见过刘节帅!”

在刘继隆思考黠戛斯汗国内白人来源时,字正腔圆的河洛音便突然在他耳边响了起来。

刘继隆闻声看去,果然瞧见了那汉人穿搭的中年胖子正在朝自己作揖行礼。

“赐座……”

反应过来后,刘继隆颔首示意,并不觉得奇怪。

在他的示意下,合伊难支被请入堂内,落座于堂中,与刘继隆面对面。

那十余名黠戛斯人则是坐在院中,各自安静着。

“你说有事情要与我商量,我倒是十分好奇,黠戛斯能有什么事情与我商量。”

刘继隆开门见山,合伊难支则是陪笑般的笑了几声。

他眼睛不大,加上比较肥胖,而且穿得又是珍贵的蜀锦,因此十分“显身材”。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