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吐蕃和回鹘的祸害,昔日人口近五万的西州,如今却已然破败不堪。
尽管刘继隆不知道当地是什么情况,但以吐蕃人和回鹘人的行事风格来看,当地百姓恐怕十不存一。
“节帅,这点您倒是说对了。”
张昶笑呵呵回应刘继隆,同时拿出一封书信道:“这是张使君的书信,恐怕是向您求人来了。”
刘继隆将信接过,停下脚步在原地翻看信件内容。
与张昶预料的一样,张淮深在信中主要讲述了收复西州的过程,以及如今西州的情况,末了才是求援人口。
张淮深收复西州的过程确实艰难,但更艰难的是西州的情况。
昔年一万九千户,四万九千口的西州,如今却只剩三千六百余户,一万二千余口,并且大部分都是高昌人。
张淮深手中的汉口,基本已经用来充实伊、肃、瓜三州了,实在拿不出多余的人口来戍边。
这个时代的西州(吐鲁番)比后世的自然环境要好,绿洲的面积更大,东天山流下的雪水更多。
正因如此,当地能耕种粟麦等作物的耕地多达三十余万亩,只要有足够的人,就能好好耕种这些土地。
对此,刘继隆也十分心动,但并非是想着去抢夺。
尽管陇右与河西看似有不同的节帅,隶属不同势力,但实际上河西却更像是陇右的附属。
这点包括张淮深自己也清楚,但众人都没有点破。
帮助河西,等于帮助刘继隆自己。
以张淮深的性格,只要内部不出问题,他都会想办法帮刘继隆解决一些事情。
思绪如此,刘继隆沉吟道:“犯事官员,以及逃入境内的那些罪犯有多少人?”
随着陇右名气越来越大,各道的不少逃人中也混入了不少犯事的草寇。
这些草寇若是无法自证清白,便会被陇右的官员们编到一处,明面上开垦公田,私下则是等着刘继隆处置他们。
“自年初到如今,犯事官员及其亲眷约一百五十四人,犯事而无法自证的百姓约二千二百余人。”
曹茂恭敬回应,刘继隆听后颔首。
随着都察院不断巡察,陇右的贪腐之风总算得到了遏制。
四个多月,犯事官吏及牵连亲眷不过一百多人,相较曾经来说,自然算得上进步。
“把这些人一并送往甘州,另外曹茂你替我写信,把朝廷犒赏绢帛的事情告诉他,就说那批绢帛,便用来抵消这两千多人了。”
朝廷发给河陇十万匹绢,这些绢可不是单独给陇右的,而刘继隆也不想因为几万匹绢闹得不可开交。
既然如此,不如用这批人做买卖,把这十万匹绢留下。
他倒是不担心张淮深不同意,毕竟河西虽然在这几年攒下了些家底,但底子始终太薄了。
若是张淮深得知朝廷犒赏绢帛,而他不用花费任何钱粮,便能换得两千多丁口,他心里自然会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