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304章 牛头峡之战(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东川兵卒因怪叫声而骚乱,高骈却做足了功课,沉声安抚四周兵将。

扑子蛮,其部主要生活在哀牢山中,以青婆罗缎为通身袴,勇悍矫捷,善用白箕竹,常于深林间飞驰射飞鼠,发无不中。

裸形蛮,其部生活在高黎贡山西,常赤脚掌于原始密林中疾驰,如履平地。

能在陡峭的山岭中疾驰,只能是这两种蛮兵。

据传三国时期的无当飞军,便是以扑子蛮和裸形蛮、望蛮所组成的精锐。

望苴子蛮、扑子蛮、裸形蛮和望蛮,便是大礼直属外,战力最为强悍的四支蛮兵。

不过望苴子蛮善骑射,多募于骑兵中,所以并未出现在此处。

“咻咻——”

“小心箭矢!”

“弩箭还击!”

在高骈的军令还未传下去时,沿着谷道两侧山岭突袭而来的扑子蛮和裸形蛮便开始远程骚扰起了东川军。

尽管对东川军造成了伤亡,但伤亡并不多。

随着东川军以弓弩还击,不少蛮兵也因为中箭而从山岭上滚落。

“娘贼的!是人!”

随着东川军的兵卒发现那怪叫声来源于蛮人,他们心里的那丝畏惧瞬间消散,反而被激起了脾气,不断以弓弩反击。

唐军兵卒,基本每人一张弓,而这点也被高骈完全复制给了东川军。

正因如此,单论弓手而言,唐军的弓手比此处六万大礼蛮军还要多。

箭如飞蝗,不断落入山岭间,而扑子蛮与裸形蛮也在交锋中落入下风,不断中箭跌落谷道。

“咚咚咚——”

忽的,前方传来擂鼓之声,大礼的蛮军已然列阵攻来,距离东川军不过百步。

“弩手去贼一百步发箭,弓手去贼六十步即发箭。”

“贼至二十步内,即射手、弩手俱舍弓弩,先络膊,将刀棒自随,即与战锋各队齐入奋击……”

“杀!杀!杀!”

高骈有条不紊的遵照唐军对敌大阵来指挥,而大阵对敌考验的是兵卒素质。

不得不说,高骈将东川将士操训不错,尤其是东川基层的将领。

那些都将、列校们站在阵中,目光如炬,声音沉稳而有力,穿透了战场的喧嚣:

“弩手,百步发箭!弓手,六十步发箭!战锋队,准备接敌!”

手执弓弩的东川兵卒在接到军令后,迅速执行命令,箭矢如雨,密集地射向逼近的蛮军。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