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99章 骤雨前平(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除此之外,军马场内还有三千多匹军马,九千多匹乘马。”

“每年出栏的军马数量也在二千匹左右,乘马则是在三千匹左右。”

“另外这些年,百姓还回不少挽马和耕牛,每年都有两千多头耕牛,七千多匹挽马还归牧场。”

“牧场每年出栏的耕牛和挽马,也基本不低于三万。”

陇右的牧场不用多说,每年能提供的挽马和耕牛数量并不少。

正因如此,迁入陇右的百姓,基本都能获得耕牛或挽马作为畜力。

尽管他们在后续需要偿还,这让这项制度显得有些苛刻,但有的时候,人的问题比制度的问题更重要。

至少在刘继隆主政的局面下,百姓并不觉得这项制度有什么不对,因为官吏不敢明着压榨盘剥他们。

大部分制度在一开始都是好的,只是后来执行的人走歪了路。

陇右的盘子不大,刘继隆还能照看过来,所以陇右的“牧政制度”很好。

只是等盘子大了,他需要照看的地方越来越大,那就将进入事故频频的阶段了。

到那个时候,也就需要更改制度,亦或者更替某些官吏了。

在刘继隆思考的同时,高进达的声音也传到了他耳内。

“陇右口数在月初就达到了七十二万三千余口,虽说崔铉募兵会带来影响,但明年这个时候,应该能稳步达到七十五万人口。”

“凉州的口数已经达到十八万口了,若是继续迁入,那就得从兰州、河州、临州运粮过去,才能保障当地粮价稳定。”

“敢问节帅,都护府是否要暂停迁徙凉州的口数?”

“暂时停罢吧。”刘继隆不假思索的给出答案,接着又吩咐道:

“除宕州外,其余各州皆可迁入移民,宕州还是太小,若非如今时机不对,我都想将其裁撤为县,归武州统辖了。”

宕州的军事位置很重要,所以唐廷才会在此设州。

不过若是从当地环境来看,当地确实不适合迁入人口,维持现状就十分不错了。

“下官领令。”高进达不假思索应下,刘继隆也将目光收敛。

“行了,你们各自忙政务去吧。”

“下官告退……”

在他的示意下,众人先后离开了中堂,而刘继隆自己也重新返回了内院。

在他走入内院的同时,远在长安的白敏中却遇到了糟心事。

他的风寒并未如预想的那般减弱,反而随着入冬而不断加重,期间高烧几次不退,整个相府的人都因为他的病情而鸡飞狗跳。

即便如此,身为皇帝的李漼也不敢确信,仍旧派遣宦官前来询问他对政务的看法。

“白相,岭西求戍兵三万,此事是否应允?”

田令孜站在白敏中榻前询问,而此时的白敏中因为高烧而晕晕乎乎。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