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郎君隆恩!黄郎君隆恩啊!”
中秋八月,随着黄巢在冤句县开设粥场,曹州境内数万流民齐聚冤句县。
冤句县令王嶒担心流民作乱,不得已开放官仓赈灾。
赈灾至中秋过后,随着冤句县粮食开始收割,流民纷纷得了活计,为当地豪强收割粮食。
黄家以每日二斤粮食的工价,聚拢了不少流民,但黄家的耕地毕竟不多。
随着黄家粮食收割完毕,不少得了粮食的流民就此散去,但更多的流民则是留在了冤句县。
冤句县令王嶒将留下的流民齐民编户,安置百姓近万口,余者则是向冤句四周散去,准备去邻县秋收做活计。
那些被安置的百姓,平日在外见了黄巢,也隔着老远便遥遥作揖。
黄巢若是见了朝他作揖的人,则是会让人放下几枚大钱。
长此以往,黄巢的名声渐渐传出冤句县,甚至传到了隔壁的几个州县。
秋收之后,河南道及淮南道、江南道的情况也稍稍好了些。
撑过去的流民,大部分都被落了户,亦或者上山落了草。
没撑过去的流民,大多倒在了官道两旁,成为了一具具枯骨。
一时间,中原大地不说沿道枯骨,各山有匪,但枯骨也算随处可见,而落草的盗寇更是难以计数。
时局乱了,商道也渐渐不再好走。
诸如宣武、淮南、武宁等镇,都加强了运河沿岸的兵马。
但是远离运河的地方,那便是群盗四起,各处山岭少则两三窝盗寇,多则十余处盗寇。
类似巢湖、白水塘(洪泽湖)、大野泽等湖泽之地,由渔民转为水匪的盗寇更是多达数十伙。
这些水匪,少则十几人,多则上千人,整日劫掠那些经过附近官道的行商。
他们农忙为民,农闲为匪,只要不惹到牙商,各镇官兵也懒得去围剿他们。
中原如此纷乱,更别提西南了。
“杀!!”
“嘭嘭嘭——”
八月末,在大礼军队进攻的号角声中,坚守清溪关近一年的西川唐军,最终放弃了这座被投石机几乎摧毁的关城。
在大礼军队的强攻下,夏侯孜送来的那五千多新卒,基本葬身清溪关的马道上。
昔年白敏中耗费心力所组建的西川马军、骡军也死伤得仅剩四千余人。
为了防止祐世隆在攻破清溪关后轻松渡过大渡河,杨复恭这才无奈率军撤往大渡河北的廓清、通望、汉源三城。
清溪关失陷,大礼彻底占领大渡河以南,大雪山以西的广袤地区……
“夏侯孜无能!竟将清溪关拱手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