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封敖思前想后,准备迁徙一些封氏子弟来陇右居住,但其中并不包括已经为官的封邦彦等人。
若是迁徙百姓而来,刘继隆自然愿意。
不过封氏子弟毕竟是世家,哪怕已经落魄,可依旧是世家。
他们的到来,会不会影响到如今陇右的现有局势,这需要刘继隆慎重考虑。
对此,刘继隆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考了一盏茶左右,最终才点头道:
“你给阿翁回信,告诉阿翁,可以令进奏院的杨信派人护送他们前来陇右。”
“我准备将他们安置到兰州,距离临州不远,又影响不到临州。”
刘继隆话音落下,封徽略带担忧道:“若是不方便,倒也……”
“不会。”刘继隆摇头打断,随即解释道:
“陇右始终要接洽世家和庶族,无非时间早晚罢了。”
“趁此机会,倒也可以让各地世家庶族看看,我陇右对他们的态度究竟如何。”
在这个世家与庶族共存的时代,类似陇右这种以平民子弟出身为主导的藩镇,无疑是诸多藩镇中的异类。
不过再过二三十年,许多农夫、无赖出身的牙将也会越来越多,平民出身为主导的藩镇也会越来越多。
尽管刘继隆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但适当的表露态度,还是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他们可以融入陇右,但陇右却不会去迎合他们。
只要不踩到刘继隆的红线,他们依旧能活。
想到此处,刘继隆看向封徽,伸出手摸摸她的肚子道:“你休养的如何了?”
封徽立马就明白刘继隆想要做什么,于是伸出手拍了拍他手道:
“郎君可以多多临幸西花厅和东花厅的那八位娘子。”
“好……”
刘继隆应了下来,但人却没有离开。
在他忙碌的同时,匆匆从南诏赶回西川的杨知温也来不及休息,忙将此行的经历写成奏表,派快马送往了长安。
面对十六岁的祐世隆挑衅,二十六岁的李漼也火爆了起来。
“停下!”
咸宁宫内,当伶人与乐师们不断舞乐的同时,坐在主位的李漼冷哼喝止。
所有舞乐戛然而止,百余名伶人与乐师紧张看向李漼,却见李漼拂袖道:“通通退下!”
闻言,所有伶人及乐师纷纷退出殿外,而李漼也看向了一名四旬左右宦官:“传诸相及内相!”
“奴婢领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