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71章 下克上者(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原本他会在宰相的位置上待得更久,因此有机会举荐王式前往浙东平叛。

如今没了他的举荐,王式依旧在安南镇守,裘甫之乱仍未平定。

自己所引起的变动太大,已经不能按照原本的历史去预估事件走向。

裘甫之乱和王守文叛乱都会被平定,这是自然的,毕竟如今的大唐还没有到“群盗四起”的程度。

虽然民变不少,但元和、会昌年间留下的人才还有很多。

不过随着这些人逐渐凋零,群盗四起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看向李商隐道:

“给都护府传信,让尚摩鄢加紧拿下西山。”

“此外再给河西的张使君传去消息,看看西边的丝绸商道如何了。”

“另外告诉曹茂和陈瑛,先训练出两千精骑,秋收后与河西归义军一同讨击居延海。”

“是!”

没有多余的废话,李商隐不假思索应下了刘继隆所说所有,并起草书信送往各处。

在整个陇右忙碌起来的同时,东边的大唐也在加税后得到钱粮续命,裴休及崔铉两军将士分别得到犒赏,士气正盛。

七月初五,崔铉统帅淮南、宣歙、镇海等处官兵自越州、睦州、衢州一线展开反击。

得知消息,裘甫在义乌召开会议,讨论对敌策略。

义军副帅刘胜主张先发制人,立即引兵攻取越州(绍兴)。

只要能控制越州府库,就能就地招募越州百姓,在越州门户的西陵一带建立坚固的防线,并沿浙江筑垒拒守。

此外,再派遣两路兵马,一路进攻宣、歙二州,一路对阵官军。

只要两路成功一路,就能反攻浙西,再拿下石头城(南京),渡江拿下扬州,筹措军饷。

面对刘胜的建议,不少投入军中的儒生以为刘胜的计策无非就是效仿孙权,做着割据的美梦。

这种做法只有天下大乱才能做到,而今天下一统,割据一方是不可能的。

因此儒生们认为,与其出击,不如拥众据险固守,必要时耕田打鱼自给自足。

一旦官军来攻,便潜入海岛,等敌人走了再回来便是。

裘甫听了双方的意见,拿不定主意,把这件大事搁置下来,从而使义军的处境更加困难。

好在与他相比,统帅官军的崔铉只知道猛攻,因此两方算是在浙东西线打起了拉锯战。

裘甫眼见崔铉不过如此,当即便接受儒生们的建议,在麾下五州耕田打渔,并派人前往海中洲(舟山)建设城池、水师,复设昔年被废的翁山县(舟山)。

在双方拉锯的同时,北方的王守文率先坚持不住。

七月中旬,王守文率军向南突围,为平夏部拓跋思恭所阻。

王守文十三次突围而不得出,濮阳城内军民食冷饭而疾病甚多,危在旦夕。

“咳咳……”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