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61章 势如破竹(第6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城内的番民见到三辰旗,比见到他们曾经的信仰还要激动。

他们为陇右军引路,恨不得亲自提刀杀死几个嗢末人。

在他们的引路下,陇右军有序分散,以队为单位,每五十人沿着各条巷子突袭干道上的嗢末人,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在此情况下,嗢末虽然还有两千余甲兵,但颓势已显,败亡不过朝夕之间。

与此同时,刘继隆他们走入城内,登上了城楼。

李商隐眼见吐蕃人与陇右军那团结的模样,当即感叹道:

“这世间果然如节帅所说,兴亡无非都是百姓受苦。”

“百姓若是同仇敌忾,些许嗢末贼寇,不过跳梁小丑罢了!”

在此之前,李商隐不敢相信,番汉百年仇恨间,番人竟然会帮着汉人收拾其他人。

哪怕他在陇右已经感受到了番汉团结的力量,但他始终认为那是番人被打服了才会这般。

可如今来看,昌松番人与绝大部分陇右军都不相熟,如今却能同仇敌忾,可见刘继隆说的很对。

“不管番人还是汉人,无非都是遭受盘剥的可怜人罢了。”

“他们所求不多,只是希望能吃口饱饭,不受官吏盘剥而已。”

刘继隆望着昌松番人与陇右军同仇敌忾的场景,心里无比欣慰。

如何化解河陇番汉百年矛盾?

文化认同是最强的手段,但在此之前,还得消除双方间隙。

嗢末与回鹘的入侵,就是消除双方间隙的最好机会。

只有让凉州的吐蕃人认识到,吐蕃与嗢末和回鹘都是一样后,他们才会由衷认同陇右军的入主。

只要有了这种认同感,接下来再传播文化,让番人学汉话、写汉字,认同番人与汉人同宗同源后,河陇才会真正的稳定下来。

“杀……”

残阳如血,昌松城的嗢末人已经独木难支,三千甲兵被杀千余人,剩余两千不到的嗢末人选择了投降。

对于投降的嗢末人,刘继隆也没有为难他们。

对于没有自己文字和语言的嗢末人,同化他们可比同化吐蕃人容易太多了。

昌松城内人口四万多,比当初巅峰时还多,但这四万人基本都是吐蕃人和嗢末人。

除此之外,昌松西南方向的草原还有两万多嗢末牧民。

刘继隆没有着急去俘虏他们,而是沉下心来,示意大军好好休息,明日开拔收复姑臧。

“今日昌松如此容易的收复,除了我军火药犀利外,主要还是昌松城墙还未包砖。”

昌松衙门内,刘继隆坐在主位与众人总结此战。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