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慎由却并不知道皇帝心理活动,还以为自己谏言得到了认可,故此高兴作揖唱声:“上千万岁寿……”
这话一出,更是令李忱心里烦躁,只当崔慎由是在暗讽自己身体不行。
他加快了离去的脚步,而令狐綯及崔慎由等人见状也退出了紫宸殿。
在他们走后,王宗实走入了偏殿之中。
李忱目光瞧见他,当即沉声询问:“近来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王宗实闻言愣了愣,回忆片刻后才道:“若说事情,恐怕就是张司徒整顿右神武军,裁汰了不少富贵子弟。”
“近来弹劾他的奏章不少,但都被内枢密使压下了。”
李忱闻言也不追问,只是颔首不语,低头处理起了朝政。
不过在他处理的同时,他咳嗽的频率却很高,每次咳嗽,他都会隐晦看向王宗实,但王宗实老神在在,没有半点不对。
在他担心自己身体之余,同在陇右的刘继隆却感觉精神充沛,只因最近喜事不少。
“都不要挤,好好排队,不管排多久都有肉粥,谁敢插队,检举者前进,插队者重新排队!”
“不够再来……”
“不要挤!”
同样是二月中旬,剑南道与山南道的饥民涌入更多,从元日到如今,已经涌入三千多人,大多都是妇孺与青壮,难见老弱。
不过这也不奇怪,对于老弱而言,草皮树根根本无法消化,他们还没走到陇右境内,便大半饿死了。
反倒是妇孺有青壮庇护,只要走入陇右地界,吃上一顿粟米粥,那基本就能活到安置地。
狄道并不接纳饥民,但这里是饥民北上的中转站。
这批饥民,大部分都被安置到了鄯州、兰州。
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开垦二州土地,也是为了方便日后向凉州移民。
“南边涌入陇右的饥民还有很多没来得及统计,不过以如今的情况来看,至少到秋收之前,饥民都会不断涌入陇右。”
“朝廷不愿让我们以口马贸易获得人口,却不想现在根本不用进行口马贸易。”
“节帅果然乃天眷!”
高进达几人与刘继隆站在狄道西门楼前,刘继隆在俯视城外的饥民,高进达则是感叹陇右的运气。
不过不等刘继隆回应,旁边的李商隐便开口道:
“如今朝廷吏治腐败,百姓苦不堪言,数万里疆域唯有陇右丰衣足食,百姓自然踊跃来投,此乃民心。”
“义山说的是。”刘继隆附和了李商隐的话,他并不相信什么天眷的言论。
大唐传国二百四十年,吏治腐败是很正常的事情。
即便吏治不腐败,可朝廷为了维持那庞大军费,自然是不得不加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