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刘继隆颔首应下,心想三州贪官污吏之所以这么少,恐怕是因为人口不多,加上收复不久所致。
经过这次严抓严打,许多人必然心有余悸,杀鸡儆猴的效果是起到了,但还得长期坚持才能威慑他们。
这般想着,刘继隆转身看向城内,只见五泉城内的百姓自发上街,清扫自家门前雪。
他们大多穿着厚实的冬衣,冬衣里填充的基本都是鸡鸭绒,而羊绒都是用来填充军袄,鹅绒则是专供有品秩的官员。
尽管这种分配方法很不公平,但世界也是如此,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
刘继隆敢于打杀贪官污吏,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他给足了这些人足够的生活物质。
单拿官吏中作为吏的直白来说,每名直白每年俸禄为十二石米,一匹绢,两匹布,还有十担柴和二十斤油、盐、酱、醋、茶等物资。
这还只是俸禄,除此之外还有五十亩职田。
单说职田的产出就足够在交税后养活七口人,如果加上俸禄就更别提了。
这种滋润的情况下,这群人还去盘剥百姓,刘继隆不杀他们何以泄愤。
军卒的待遇与直白差不多,而有品秩的官员和将领就更别说了。
俸禄和军饷、职田都按照《唐会典》中内容发放,永业田则是按照陇右的规矩,按照开垦公田数量,平均分配给所有军民官吏。
那县衙之中六司的从九品官员来说,年俸五十二石,绢帛布匹及柴油盐酱醋茶等物都是直白的两倍,而职田则是二百亩。
以职田税收后的产出,加上都护府给出的俸禄来算,一名最低从九品官员的年收入,大概在一百二十贯左右。
直白和兵卒的收入,大概在四十贯,工匠的收入大概在三十贯,百姓收入大概在十五贯。
当然,这其中大头还是耕地产出,都护府发给的俸禄只占其中三成。
这就是府兵制的好处,兵卒和直白靠租地都能吃饱。
不过这种制度是不可持续的,毕竟耕地是有限的,而耕地的开垦是缓慢的。
这种制度,只适合国家上升期,一旦到了土地兼并的时候,这种制度就不适用了。
正因如此,刘继隆才会限制公田买卖,而公田禁止买卖这项制度,必然会得罪除底层以外的所有阶级。
日后是否要更改,这得等他入主中原,逐鹿天下的时候才能知道。
至少在陇右来说,这套制度暂时没有什么问题,陇右能开垦的耕地还有很多,只要吏治不腐败,陇右的上升期能有近百年。
“呼……”
刘继隆呼出一口气,目光看向窦斌:“兰州情况还不错,这都是你的功劳。”
“节帅哪里的话,我都是按照章程来做事,衙门给的够吃,干嘛要去抢百姓的吃。”
窦斌笑呵呵说着,笑容带着憨厚,眼睛却十分精明。
这很正常,憨厚是举止,精明是性格。
如果他不够精明,怎么能治理下面那些精明的官吏?
贪官要奸,清官比贪官还要奸,只有这样,清官才能制住贪官。
“如果他们都像你这样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