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年纪小的李滋占了上风,而年长的李温却显得势单力孤。
对于令狐綯和卢钧的举动,李忱十分满意,因此当索勋、张直方、高骈的奏表送抵紫宸殿时,他也并未召集四贵,而是召集了令狐綯和卢钧两人入殿。
他将高骈、张直方、索勋三人的奏表交给了二人翻阅。
其中,高骈主要是说出兵驰援会州平叛的事情,而张直方则是把索勋进入凉州,霸占会宁军兵马,同时还想迁徙会州人口,导致会州番乱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至于索勋,他以张淮深势大而不肯放权为由,解释了自己霸占会宁军兵马的事情,同时请朝廷发饷。
对于这三人的奏表,李忱最不满的自然是索勋。
索勋能入主凉州,主要是朝廷的扶持,而非他能力出众,结果他现在才入主凉州,竟然就想着让朝廷出钱帮他养兵了。
李忱原本想的是张直方节制三千会宁军,索勋节制五千赤水军。
结果现在索勋这么搞,张直方手里才四百多会宁军,会州还有叛乱,而索勋却拥兵七千五了。
这么搞,即便析分了河西,凉州也会出现一个拥兵近万的索勋,这可不是李忱想看见的结局。
令狐綯很了解皇帝的想法,因此在看过三人奏表后,以往沉默的他,如今却率先作揖道:
“陛下,高骈出兵及时,理当嘉赏。”
“张直方能力不足,但会州叛乱并非他的错,况且他主动出兵平叛,算是功过相抵。”
“倒是那索勋,强占兵权,不肯罢手,竟然还想让朝廷出钱粮为其养军,狼子野心。”
“眼下会州虽有叛乱,但高骈既然出兵,想必不久之后便会有捷报传来。”
“如今会州在手,这索勋距离关中路远,朝廷大可不必回应他。”
“只要朝廷不回应他,他为了养军,必然会与张淮深发生冲突。”
“朝廷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就等着河西内乱就行。”
“倒是会州虽有人口,但番多汉少,不如将关内道饥民招抚迁至会州,增其人口,以此安定会州?”
令狐綯虽然平日沉默寡言,但必要时刻还是能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忱对此十分满意:“招抚饥民之事,便交由卿来处理了。”
“此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位空悬,卿以为何人可担任此位?”
“臣以为,陛下已有人选。”令狐綯并未推荐人选,李忱虽有失落,但又不免满意起来。
在他眼中,臣子最好还是令狐綯这样,平日里沉默寡言,自己需要时再出口谏言。
“卿以为,工部尚书郑朗如何?”
李忱询问,令狐綯便知道人选大概是此人,不紧不慢作揖道:“此人高才。”
“好……”李忱颔首:“那便以郑朗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吧。”
“陛下圣明。”令狐綯作揖行礼,可旁边的卢钧却老神在在。
李忱见状皱眉,他知道卢均想要加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在他看来,尚书左仆射的官职已然不低,卢均这般行为,着实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