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04章 齐头并进(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正常来说,成亲后第二日是要拜舅姑、与男方祭祖的。

不过刘继隆没有弄家庙,而封邦彦也让刘继隆多休息,因此这两步便没走。

待刘继隆来到正堂时,陇右都督府麾下的各州刺史及杨知温、封邦彦已经等候许久了。

“入座吧!”

刘继隆开口示意,并坐在了正堂主位上。

入座后,高进达便先作揖道:“节帅,河洮二州传来消息,论恐热见我军屯兵谷道,调转兵锋,向北而去了。”

“嗯”刘继隆颔首,接着询问道:“崔恕还没回来吗?”

“尚未。”高进达摇头回应,接着从陈靖崇、耿明开始,各州刺史开始汇报这些日子的工作。

例如各州增长了多少人口,开垦了多少荒地,修建多少水利等等。

刘继隆并未回避杨知温与封邦彦,因为他清楚二人都想要扶持自己,以此来得到擢升。

何况陇右人口图籍,长安城多有备份,即便不知道具体人口耕地情况,却也能估算大概。

不得不说,与封敖结为姻亲后,刘继隆还是得到了许多好处的。

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从山南西道获得了近万百姓,其中三千六百名青壮属于封徽的嫁妆,并未花钱。

至于剩下的七千多百姓,则是通过口马贸易迁徙的百姓,付出了两万多贯钱财。

眼下陇右人口增长至十七万,若是封敖继续帮扶,人口还将增加更多。

这般想着,刘继隆看向了封邦彦与杨知温。

“口马之事,还劳阿兄与杨参军费些心力。”

“节帅哪里的话。”封邦彦抢先开口道:

“三川数万饥民无处可去,朝廷又不拨赈灾钱粮,若不是节帅接纳他们,他们只能冻死旷野。”

在他说完之后,杨知温也作揖道:

“我等进入武州时,便听闻诸州刺史正在迁徙人口。”

“今早又有消息传来,有七千余口口马已经抵达利州,不日将进入武州,劳烦节帅准备钱财,以便封尚书打点诸州刺史。”

“这是自然!”刘继隆眼前一亮,颔首看向高进达,高进达也心领神会。

他眼神示意身后的录事,录事退出正堂,而刘继隆也与杨知温道:

“陇右钱财足够,还望阿翁能将三川饥民在春耕前送往武州才是。”

虽然已经获得了不少人口,但这点人口对于整个陇右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剑南道那边,刘继隆准备在杨复恭返回成都后开始发力,但山南西道也不能停下。

“节帅放心!”

封邦彦主动作揖道:“我等明日便返回兴元府,待我等返回兴元府,必然会催促阿翁的。”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