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征便是送彩礼,而封敖却并不想要这所谓的彩礼,毕竟他也知道刘继隆拿不出多少彩礼。
“眼下时至战乱,曹郎君为牧之送聘已然不错,如何还能再收牧之纳征呢?”
“依老夫之见,便省去纳征之事,先请期吧。”
封敖目光看向旁边的道士,那道士也连忙掐算,随后开口道:“九月二十日便十分不错。”
“好好好……那就定在九月二十日。”
封敖连忙笑着点头,同时看向曹茂:“曹郎君也不必带人撤往成州、武州等待,便在兴元府等待吉日吧。”
曹茂也知道封氏迫切想要嫁出小七娘子,因此他也没有强求什么,而是答应了封敖的要求。
他们一行四百余人就这样留在了兴元府,等待二十天后的接亲。
与此同时,剑南道的杨复恭也抵达了宕州,并提出了想要前往临州与刘继隆会晤的想法。
消息传回临州后,刘继隆也想知道白敏中搞什么鬼,因此便准许杨复恭前来临州与他会晤。
九月初十,杨复恭带着三十余名精骑和十余辆挽马车抵达了狄道城外。
面对夯土包砖的狄道城,来自剑南道的他们都不由感叹了起来。
“这狄道城虽然不如成都,但城墙包砖,比成都还要坚固些。”
“这地势不如成都平坦,但胜在狭长,不知道能开垦多少亩耕地。”
“城池高大坚固,荒地众多有什么用,你们看看这狄道城外,百姓都没有多少。”
“这群百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挽马牛车?”
眼下已经是秋收的时候了,狄道城的百姓基本都在城外收割粮食。
如今狄道城内不过一万两千多百姓,其中近千人还是兵卒,人口确实不多。
不过就是这样的人口小城,其耕牛挽马却比一些十余万人口的大城还要多。
宽四丈的官道左右,满是等待拉拽粮食的挽马车。
杨复恭等人不敢想象,若是他们将如此多挽马带回成都,将会编练出何等强健的马军。
“诸位请吧。”
陇右军的旅帅示意众人跟上,随后带着他们穿过了狄道南门那长长的甬道。
众人进入城内,城内干道宽阔十二丈,不输成都城的干道。
只是成都城内的干道熙熙攘攘,而狄道城内的干道却门可罗雀。
“不知狄道城内有多少人口?”
杨复恭询问那带路的旅帅,旅帅瞥了他一眼:“此事不是你我能交谈的。”
被区区旅帅驳了面子,杨复恭也不恼怒,毕竟陇右是强藩,不是他能横行的地方。
他将目光放到了狄道城内的屋舍中,却见干道两侧并不是坊墙,而是沿街的房屋。
这些屋舍多为砖木结构,而这样的结构让杨复恭及剑南道兵将们错愕。
“这些屋舍都用砖头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