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193章 山南封敖(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可若是他们在山野自给自足,开垦荒地,官府便会派人盯梢,等荒地成了熟地,再以私辟耕田的罪名将其家产收没。”

“正因如此,三川之地的饥民才会围剿不绝。”

俞从晖说罢,其它人也接二连三的说了起来。

在当下背景下,即便各地冗军严重,却没有人敢于裁军,哪怕是河朔三镇,若是谁敢苛刻牙兵,也难逃被逐被杀的下场。

剑南道、山南道在开元鼎盛时,正常养兵仅七八万便负担沉重,而今不下十万。

为了养活这些兵马,节度使们只能想办法搞钱,而加税无疑是最轻松的手段。

衙门带头放贷,强制百姓借贷,不等还贷时间到来,便提前催收。

利滚利之下,百姓根本还不起这些钱粮,只能被衙门收走家产屋舍。

这种时候,那些身怀本领的人选择去投军,而碌碌无为之人只能流落乡野。

为了活命,便只有上山落草为寇。

渐渐地,地方的军队愈发臃肿,草寇也越来越多。

围剿草寇,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本质上还是应该解决军队的冗兵和空额问题。

天下唐兵百万,可真遇到事情的时候,唐廷连十万精锐都凑不出来。

这些种种事情,刘继隆自然是清楚的。

他之所以询问俞从晖等人,主要是想看看剑南、山南等道的情况如何。

若是局面安定,那他想要买卖汉人,充斥陇西人口的计划无疑会宣告破产。

好在剑南、山南与大唐其它地方一样,都是贪官墨吏横行的地方。

“某若是想将这些饥民带到陇西,不知诸位可有办法?”

刘继隆忽的询问众人,原本热闹的现场戛然而止。

众人目光依旧停留在刘继隆身上,不多时俞从晖开口道:

“此事倒也不难,主要看节帅需要多少饥民。”

“若是数百人,那某等私下贿赂各州官员,招募些饥民弄为奴婢,以通商为借口,带他们来陇西倒也不难。”

“若是上千乃至数千人,这恐怕会惊动道里的官员,这就不好收场了。”

俞从晖这般说着,其余人也接连附和。

“某等一年走个三四趟,也能为节帅带来一两千人。”

“主要还是朝廷忌惮节帅,白敏中又严守边境,不然这个数量还能翻一番。”

“没错……”

眼见众人这么说,刘继隆略微皱眉。

白敏中这个人他还是打探过的,毕竟他此前作为宰相,而今出任西川节度使,自然会针对自己。

看样子,指望剑南道是不太可能了。

刘继隆这般想着,随后开口道: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