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父皇让自己行礼,他立马就听话的朝唐宪宗李纯的牌位行礼上香。
待他站起来,李忱这才将目光投向牌位,毕恭毕敬的稽首上香,并在心底默念白敏中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一职的事情。
他拿起卜卦所用竹筒,不多时便摇晃出一根寓意不错的长签。
见状李忱满意颔首,随后带着李滋走出殿宇,脸色平常的看向郓王李温。
李忱有子十人,但活到如今的只有七人,其中李温为最长。
二子、三子皆已去世,唯有四子最得他喜爱。
李忱好几次想过立李滋为太子,但又考虑到李温是长子,担心违背嫡长制而导致自己形象不佳,所以迟迟没能立下太子。
因此面对李温,李忱是又惋惜,又不喜。
“进去行礼吧。”
他语气复杂,李温闻言作揖,随后小心翼翼的带着几个弟弟入殿行礼。
瞧他那唯唯诺诺的模样,李忱只能无奈摇头,随后带着李滋先一步离开。
翌日,崔铉的奏表得以通过,时任同平章事、兼邠宁节度使的白敏中并未被召回长安,而是改任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使。
与此同时,裴休急调四万疋绢前往陇州,并派薛逵、高骈、王宗会为天使,押送囚犯及犒赏前往渭州。
刘继隆得知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初了。
“朝廷给我们送人口和犒赏?”
陇西田间,刘继隆身穿冬衣,手拿经他改良的锄头,一脸疑惑的从陈靖崇手中接过文书。
在他身后是一片已经长出二尺高的小麦,而更远的地方,则是正在驱使耕牛,开垦土地的百姓。
刘继隆简单看完这份从秦州送来的文书,虽然不知道朝廷为什么这么大方的给自己送来三千六百多口人和四万匹绢,但他脸上笑意却藏不住。
“不管朝廷有什么手段,总之这些人和绢,我是收下了。”
刘继隆合上文书,陈靖崇却担忧道:“这些人里,恐怕有朝廷派来的间客。”
“无碍。”刘继隆摇头安抚他,同时转身展示道:
“你看看,我亲手种的这批小麦如何?”
唐代的陇西比后世气温略高,因此在陇西种麦并不困难。
只是由于收复陇西时,时间已经进入九月,整理战场并播种已经到了十月,因此陇西小麦的长势不算好。
陈靖崇现在可没心思看小麦,但刘继隆开口,他还是假装看了看,夸赞道:“刺史种的麦子,比旁人都略高一些。”
“你这话才是真的荒唐……”
刘继隆脸上笑容骤然消失,只剩下无奈和无语。
眼见陈靖崇没心思讨论小麦,刘继隆只能安抚道:
“放心吧,不管朝廷手段如何,都动摇不了我们的。”
“倒是他们这次带来的那四万匹绢,犒赏给你们之后,还能留下些壮大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