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哔——”
“呜呜呜……”
黄昏下,大火照亮了渭水河谷两岸。
一千五百余名存活下来的将士目光望着篝火堆,望着躺在柴堆上的昔日袍泽,不少人都感觉到了酸楚,忍不住啜泣起来。
“牺牲的兵卒数量是九十八人,把他们的生平和姓名、籍贯都记上。”
“等我们收复了渭州,带着他们的骨灰回临州去,我要在临州为他们修功德碑……”
火光下,刘继隆用沙哑声音说着这番话,陈靖崇、尚铎罗四人站在他身后,将眼睛藏在铁胄下。
大火燃烧了半个时辰,刘继隆亲自带人收集了他们的骨灰,封存在陶罐之中,小心翼翼的放在了马车上。
一百精骑与一千多名民夫、马车在旁边候着。
随着最后一个骨灰坛放好,刘继隆来到了队伍中。
“兰州第十二团校尉窦斌!”
“末将在!”
刘继隆停下脚步,目光复杂看向眼前二十出头的年轻校尉。
“安全把弟兄们的骨灰和文册带回狄道,在狄道城外山清水秀的地方为他们下葬,不要太远,以后我们还会去看他们……”
“末将领命!”
窦斌站得笔直,而刘继隆见状也朝他作揖。
窦斌不卑不亢的回礼作揖,刘继隆则转身离开了此地。
“渡河……”
随着他一声令下,六百精骑及八百甲兵,一千新披甲的新卒及四千民夫开始渡河。
与此同时,陈靖崇也带着百余精骑,押送被俘的七千多口百姓返回渭源。
刘继隆带兵往十余里外的襄武县赶去,赶在亥时(21点)前抵达了襄武,但这次的结果与上次渭源一样。
坐落河谷盆地的襄武县,此刻城门大开,藏于黑暗之中,唯有点点火光。
刘继隆派张昶带精骑侦查,不多时张昶策马返回作揖:
“刺史,城内只有一百多名躲藏起来,不肯和鲁褥月他们逃往陇西的百姓。”
“弟兄们看过了,官仓和府库都被搬空了,许多百姓家中连锅碗瓢盆都来不及带走。”
“按照那些百姓所说,鲁褥月他们昨夜便连夜往陇西撤去了。”
“从襄武往陇西不到三十里,估计他们已经抵达陇西,准备构筑城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