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大雪封山是十月末的事情,他们还有三个半月的时间。
话音落下,刘继隆起身走向内堂,而陈靖崇他们则是退出衙门,各自准备收复临州的事情去了。
接下来几日,陈靖崇他们都忙着为河州百姓登籍造册,收割粮食,统计牧群,丈量耕地。
刘继隆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对军队开展扫盲的成果在此刻浮现出来,两千五百名兵卒都识字并懂得简单的加减乘除。
正因如此,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河州的情况就摆到了刘继隆的案前。
“抱罕县五千六百五十三户,二万三千八百一十六口,男丁七千八百五十二。”
正午的衙门内,刘继隆读出抱罕县的人口情况,随后看了一眼河州的总体情况。
“河州人口三万出头,相较百年前,少了近六千口百姓。”
“河州的耕地有十四万三千余亩,抛荒近十万亩。”
望着文册上统计的人口、耕地情况,刘继隆十分心痛。
旱情固然可怕,可若是论恐热、尚延心这些人好好经营,疏通当年大唐留下的水利设施,多修筑水车,也不至于抛荒那么多耕地。
有时候他都怀疑这群人脑子里是不是除了打仗和享乐,就再也没有其他了。
“刺史……”
位置上,陈靖崇主动开口道:“城外还有耕牛两千二百余头,黄牛一千六百余头,挽马七千余匹,羊、驼近三万。”
“此外,两县秋收结束后,官仓存入十二万六千余石粟、麦,一万四千余石豆和上万斤麻。”
“这些东西刚刚存入,还没有加工为粮食和豆油、豆粕、麻布。”
“想要处理好它们,起码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不过我已经带着百姓,赶制出了三千石军粮,后续粮食也会源源不断的产出。”
陈靖崇把河州的牧群,秋收后的官仓情况尽数交代清楚,让诸将对河州的情况一目了然。
三万人口的大州,竟然只有不到四万的牧群,可见干旱对陇西造成了多么严重的损害。
要知道当初刘继隆他们收复两万余人口的昌松时,昌松的牧群就超过了五万之数,而河州人口比昌松多,竟然还比不过昌松。
思绪间,刘继隆也开始下令:“马成担任河州刺史兼主薄,厝本担任河州别驾,驻跸凤林关。”
“你二人需要征募两千五百名民夫,三日后随军东征临州。”
“我留下一团二百名精骑驻守凤林关,半个月前招募的五百新卒暂时驻扎抱罕城,凤林关的那一团兵马暂时不动。”
“三日后,我军挑选精骑一千一百,甲兵一千,民夫四千东征临州。”
刘继隆先安排好了留驻河州的人,分别是马成、厝本、郑处三人,留驻的兵马分别是四百老卒和五百新卒。
留驻的兵力不算强,但东谷也不过百里长,若是河州遇袭,刘继隆也可以派精骑先一步撤回河州,不用担心河州沦陷,大军进退维谷。
安排好东征和留守的事宜后,刘继隆便要开始交代马成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