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百姓们便没有任何担心的事情了。
对于百姓们来说,他们只知道自家男人即将上战场当兵卒或做民夫,他们并不清楚战后的山丹将会失去一批对他们极为重要的人。
翌日清晨,天色还未亮,城内便已经灯火通明,许多人纷纷往东门赶去。
刘继隆赶在辰时前抵达东门,而此时的东门外,开拔的队伍已经延绵官道数里。
近八千人的队伍准备就绪,而策马走出山丹城门的刘继隆却调转马头,愣愣的看着山丹城门。
“刺史,您怎么了?”
随军的曹茂询问刘继隆,刘继隆轻摇了头道:“没什么……”
话虽如此,但他心里却十分压抑、沉重。
山丹,这座陪伴他两年的城池,保留了他太多的经历。
当初这里不过两千余口人,而今却接近两万口。
城外的耕地,当初不过两三万亩,如今却已经突破了十万亩。
这些种种,都是自己在过去这段时间里做出的成绩。
如今自己要走了,这辈子很难说会再回来,而山丹的百姓也将成为他的记忆。
不知自己走后,崔恕和后来的官员是否能如自己这般对待山丹百姓。
若是日后日子难过,不知百姓又是否会想起自己……
种种思绪缠绕心头,最终化作一声叹息,打马而去。
“刺史……”
“刺史!”
“刺史……”
“衣服穿厚些,进了山里冷!”
路过队伍,兵卒纷纷起身与刘继隆打招呼,刘继隆勉强挤出笑容面对他们,宽慰几句。
他的几句话,立马让兵卒们脸上笑容洋溢。
不多时,随着他来到中军,李仪中、张昶等人纷纷起身作揖。
“刺史,可以开拔了!”
李仪中这个从不上前线的人,此次却要跟着东进,这着实让人惊讶。
不过在刘继隆看来,李仪中东进的意图不是谋求凉州官职,就是想着占据其它州县。
毕竟李渭想要出走沙州李氏的心思路人皆知,除了这两个办法帮李渭在外站稳脚跟,刘继隆想不出别的原因。
只是以现在的凉州和陇西情况,刘继隆只觉得李渭和李仪中此举有些白费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