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101章 因地制宜(第6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解释过后,李仪中主动对刘继隆作揖道:“折冲心里恐怕早已经有了腹稿。”

一语惊醒梦中人,酒居延等人纷纷看向刘继隆,抬手作揖:“请折冲示下!”

对此,高坐主位的刘继隆只是轻笑。

对于刚才的争论,他心里十分满意,最少他们不再是只会询问自己的“学生”,而是都各自有了主见。

虽说他们没有讨论出一二来,但有这份主见就足够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这才当着众人开口说道:

“番和、嘉麟等城外都有大批耕地,而如今我山丹人口强壮,百姓自己便能收割城外粮食,因此将士们便不用参与秋收。”

“既然如此,那何不率军东略,将番和、嘉麟城外的粮食劫掠一空呢?”

刘继隆的想法由此暴露,他要效仿诸葛亮割上邽之麦,光明正大的割番和之粟麦。

“这……”李仪中迟疑道:“要是这么做,那我们便要与番和的番军对阵。”

“番和的甲兵不多还没有什么,可怕就怕嘉麟、姑臧、昌松等城番军倾巢而出。”

他说出了对刘继隆计划的担忧,酒居延等人也面露忧色。

面对他们的迟疑,刘继隆却目光灼灼:“我不怕他们不来,就怕他们不敢来!”

闻言,众人精神一振,李仪中更是起身作揖道:

“请折冲示下,这仗应该怎么打!”

“请折冲示下!!”

诸将纷纷起身作揖,等待着刘继隆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打这一仗。

只是面对他们的期待,刘继隆却起身笑道:

“现在说再多也没有用,布置再多,大军一动便坏了一半。”

“等到两军对垒,剩下一半便也坏了。”

“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们的一切。”

他走下高位,来到堂内,目光打量左右。

“怎么打,你们可以下去自己琢磨,但等上了阵,你们自然知道我会怎么打。”

“这些日子你们要做的就是想一想该怎么打,其次就是操练兵卒,把大军养的兵强马壮。”

话音落下,他也开始了自己的交代:

“明日我得亲自去一趟张掖,与刺史商定一件事。”

“此事若成,收复凉州指日可待!”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