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88章 汉道昌盛(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为了制衡他,看来自己还得时不时提点提点拓跋怀光。

“河陇之地固然很好,但逻些城的光景才是番人心中所向往的地方吧。”

刘继隆意有所指,尚婢婢笑容僵硬,好在呼吸间他就反应过来,假装听不懂的点点头,也不搭话。

见他这般,刘继隆心中嗤笑。

不管尚婢婢现在装的再怎么好,一旦他实力足够,刘继隆就不信他会不向往逻些城。

这些日子刘继隆想了很多,尤其是日后自己的去向。

河陇是必然要打通的,河陇不通,河西汉人便得不到汉地的人口支援,终有一日会被回鹘、吐蕃人所同化。

只是河陇打通后,唐廷对河西的忌惮也将上升一个档次。

毕竟长安与河朔三镇、两淮藩镇还隔着数百上千里,而河西一旦收复陇右,与长安便只隔着一座陇山了。

早已患上恐藩症的唐廷,自然不会让河西安安稳稳的发展下去。

他们会往河西插钉子,如历史上调郓州兵马入凉州制衡河西一样。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

刘继隆担心的,还是唐廷挑拨河西的内部势力关系,甚至提前调走张议潮。

如果唐廷真的那么做,那自己无疑会卷入归义军内乱的漩涡中。

到时候归义军分崩离析是一说,就怕他也落得张淮深的下场,身首异处。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刘继隆才会想着扶持尚婢婢。

养寇自重这种把戏很容易弄成养虎为患,但刘继隆有把握收拾尚婢婢,所以扶持他就是最好的选择。

到时候唐廷如果准备对自己下手,那就别怪自己给唐廷来亿点小小震撼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对尚婢婢说道:

“你若是能收复廓州、河州、临州、渭州和吐谷浑等地,我不介意用粮食来换我汉人。”

“每送回一个汉人,我给粮二石如何?”

他目光灼灼,并不担心此举会让尚婢婢将河陇一带汉人打包送给自己。

倘若尚婢婢真能做到,哪怕山丹粮食不够,张议潮也会倾河西之力来解救河陇汉人。

至于日后陇右有没有汉人,刘继隆更是不担心。

陇右没有汉人,可山南道、剑南道却有足够多的汉人,单是落草为寇的汉人便不下数万。

从山南、剑南道迁徙汉人到陇右,总比从迁移到河西要近得多。

“好!!”

尚婢婢眼底闪过喜色,他没想到刘继隆竟然舍得用粮食来换汉人。

对于眼下的陇右来说,人口只是累赘,粮食才是重中之重。

尽管没了人口,来年便没人种粮食,可问题在于现在的河陇已经大旱多月,如果活不过去今年,那明年的事情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