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宋思铭就把卢大胜安排在了第一排。
“宋书记日理万机,记不住我很正常。”
“我能记住宋书记就行了。”
卢大胜销售出身,很会说话。
“卢总也来参加旅游文化节?”
宋思铭转而问卢大胜。
“对,市政府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我肯定得支持协一下。”
“刚刚,宋书记的讲话,我也认真听了,我相信用不了几年,咱们青山,就能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
卢大胜说道。
“青山发展旅游业的过程,有很多商机,卢总可要乘上这股东风。”
宋思铭知道卢大胜特意叫住他,肯定不是为了说一些没有营养的话,于是乎,把话题往卢大胜期望的方向上引。
“宋书记说得太对了,我正想这么干来着。”
卢大胜立刻顺坡下驴地问宋思铭,“刚刚江副市长讲话,要振兴青山的老品牌,市国资委的郑主任,也说要把那些老品牌的商标,重新投入市场,宋书记,您觉得,我拿下几个商标,然后到王寨乡建厂生产怎么样?”
“那我肯定是举双手欢迎啊!”
宋思铭当即就给出积极回应。
“那您觉得,哪几个品牌有前景?”
卢大胜进一步问道。
他就是摸不清其中的门道,才特意追出来,请教宋思铭。
因为宋思铭有经验。
郑元吉拿青山醇举例子之前,卢大胜就知道青山醇在王寨乡成功复活的事了。
过年的时候,他的商贸公司,甚至想订购一批青山醇,可是根本没有货。
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而据他所知,青山醇背后的操盘手,并非青山醇酒厂的酒厂潘建国,也不是副厂长卢宏轩,而是宋思铭。
是宋思铭从购买青山醇商标开始,就全程盯着,加以扶持,青山醇白酒才迅速恢复了曾经的市场热度。
“如果是在王寨乡建厂的话,我倒是真有几个建议。”
王寨乡只有一个青山醇,还是少了一些。宋思铭也希望,王寨乡能多几个叫得响的特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