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宋思铭介绍道:“我有一个好朋友,在曲门市崇棠县姚家岭村支教,姚家岭产山楂,但是销路不好,我朋友就想趁着王寨乡的年货节帮忙宣传一下,解决销路问题,现在驻村干部和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已经带着样品过来了。沐总想兜底,可是,山楂的量太大了,沐总买回去,也没法处理。”
“有多大的量?”
柯思昂好奇地问道。
“三百吨。”
宋思铭回答道。
“三百吨……也不是很多。”
“我联系一下昌顺基地的负责人,看看他们那边能不能消化掉。”
柯思昂对宋思铭说道。
新粮集团在江北省有一个深加工基地,位于昌顺市,规模很大,除了生产面粉,食用油这种大宗产品,还有一条果汁生产线。
当着宋思铭的面,柯思昂拨通了相关负责人的电话。
尽管,柯思昂是投资事业部的老总,生产基地隶属于生产事业部,但昌顺基地,当初就是由柯思昂亲自谈下来的,昌顺各方面的关系,一直也是柯思昂来维护。
所以,那边的负责人非常给面子,当场拍板,三百吨山楂都要了,而且,比市场价还要高百分之五。
柯思昂挂了电话,将此告知宋思铭。
“柯总,你太有力度了。”
宋思铭为柯思昂挑起大拇指。
“我这也算为扶贫助农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柯思昂笑着说道。
“还有个事情,姚家岭村的交通不太好,需要先用小车把山楂送出村,再在村外换成大车,装车时间可能会比较长。”
有些问题,宋思铭得提前讲清楚。
“这都是小问题。”
“只要山楂能运出来就行。”
柯思昂并不在意。
宋思铭当即把武晓丽和姚家岭村的支书,村委会主任叫过来,告知他们,在柯思昂的协调下,新粮集团昌顺基地,会收购姚家岭村的全部山楂。
听到这个消息,武晓丽和姚家岭村的支书,村委会主任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