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很佩服曹昆,如果换成是他,那他肯定抵不住这样的诱惑,绝对会违背他的原则,但曹昆明显不会同意。
此时,崔家主的脑子转得很快,在思索片刻之后,他已经有了主意。
“汉王大人,您给崔永芝自由,能否给我们借一条路,而崔永芝获得自由之后,汉王大人也没有食言,我们是双赢!”
曹昆闻言,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不行!”
“我的底线不能突破!”
崔家主随即紧咬着牙说道:“一百万担粮食,万亩良田,十二处矿产全部都是铁矿,而且是靠近天河府,绝对方便开采!”
“除此之外,崔家三百一十九人,全部送入汉中府,任由汉王大人差遣。”
曹昆闻言,一脸疑惑的看着崔家主,眼中带着不解。
崔家主仿佛看出了曹昆的意思,低声说道:“这三百一十九人,全部都是清流,他们不屑于做那些肮脏之事,生活清贫,两袖清风。”
“甚至于有的人都需要崔家常年接济,而且连我这个家主也没法管他们,他们经常会用一句话来堵我,读圣贤书,学圣人之理,是为造福天下百姓,是为了那官身?!”
“其中有二十多个犟种,宁可穷死饿死,也绝不吃嗟来之食,说是读书人,都不如说他们是乞丐。”
“每个世家都需要有这样的人,他们才是给家族争取名誉的中流砥柱。”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皇帝能够容忍世家存在的原因,他们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负,宁可死也绝不弯腰。”
曹昆闻言,心头不由得一喜,他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整个汉中府最缺的就是拥有真正文人风骨的读书人,即使是那些脾气很臭的腐儒,他也会以礼相待。
不过,他们只要是来到了汉中府,就会发现他们已经来到了心中的圣地。
只是,这里的老百姓们对他们有些不太买账。
甚至于在汉中府隐隐约约已经有了学术争鸣的迹象。
当然,现在对于曹昆来说,他治理天下,确实离不开有文化的读书人。
他们读书明事理,往往比普通百姓看得更远。
曹昆的脸上,此时终于露出了笑容道:“崔家主,如果这三百一十九人真如你所说,那我可以保证他们来到我汉中府之后,绝对会被他人敬仰。”
“而且,我不会对他们有任何的排斥,反而是会给予极大的优待,我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