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

第二三九章(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到了家,赵廷明就对郭氏说道:“等会儿,中午准备点饭菜。整几个硬菜,闷一锅大米饭。上边派人来抓那几只laidai来了。对了,买点酒。”

“啥硬菜?”郭氏不满意的说道:“我看砖头子硬,给他们拿点水,拌吧拌吧吃得了。”

“你这叫啥话……”赵廷明皱眉说道:“上边派人来抓laidai,那不得管饭吗?有laidai在咱们村附近,谁家都消停不了呀。你看看你,头发长见识短。”

郭氏嘟囔着:“年年不是这个下来,就是那个下来的。天天管饭,天天管饭。你当村长伺候他们行了,我啥也不是,我凭啥伺候你们?”

“那你不是村长夫人嘛……”赵大鹅嘿嘿嘿的笑着。

“可别提这个了。”郭氏提起来这个就窝火。

一年到头,活没少干,累没少受,委屈一堆不说,这两年工资都是各种延迟发。

就比如赵廷明的工资,马上过年了,今年的没给不说,去年的也还没给。

村里的产业也早就日薄西山了,原来盖的大猪圈——倒了,饲养处——倒了,小煤矿——塌了,采石场——黄了,水泥厂——封了,罐头厂……

罐头厂最倒霉,本来做点山楂罐头,苹果罐头。玩意是好玩意,没人买,也倒了。

时代在变化,南方已经进行了包产到户。本应该这件事,值得推广,而且也推广了。

但是实际上,直到1992年之前,北方都是一直处于摸索半摸索的状态。

什么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水到渠成的。

那场春雷,还有一年多。而现在东台子村的实际情况就是,村里负债累累。

赵廷明也是无能为力,他也到处打白条……

但是很多时候,打的欠条没用了的。以前赵廷明还可以领着下乡的人员,去乡里的招待所,起码能去街里的饭店吃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就不行了,人家饭店都是个人开的,根本不给赵廷明打欠条的机会……

一点机会都没有。

吃饭就得给钱……

给钱的话,赵廷明就不去饭店了,一旦有人过来,那就是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实在是躲不开了,就只能带家里来。

这一年,用也要带家里几次来。

郭氏早就不满了。

郭氏认为本身,赵铁柱这个破事,就已经耽误家里四五天的时间了,儿子在家都没办法好好陪着……赵廷明是忙前忙后,各种落埋怨不说,前前后后早就搭进去一百多块钱了。

赵铁柱虽然姓赵,但是早就和赵廷明出了五服不说,这些年他们闯关东去了,才回来不久,也没来看看赵廷明。不出事的时候,那和两方世人差不多了,出事了想起来自己姓赵了。

郭氏能满意?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