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香一想起这个事,就恨得咬牙切齿的,于是就说自己没错,好心当成驴肝肺,一家子没好人之类的话。
最后还说,自己不回去了,想在家住几天,过个年。
“咋地?”
老头人瞬间就嗓门高了起来:“你说咋滴?你要在家住到过年?老三呀,你都奔着六十去的人了,你还在娘家住?你嫂子咋看你?”
王桂香也愣住了,她没想到老头气性真大:“那我咋整?”
“你是没说实话呀。”老头捋着胡子,就这么盯着王桂香:“你这个当婆婆的,不称职啊。”
“我听你大哥胜利说,你们老大结婚的时候,第二年你们花钱盖了房子。之后又供是春琴吧,念书去。老三也去念书。之后老二结婚就晚的不行了。要不是老二媳妇他们家穷,加上大鹅她大姨父看着老二人还挺能干的,你们老二当年就得打光棍了。
这好不容易着,娶上媳妇了。两口子包了好多地,没日没夜干活,攒点钱,让你给花了。这倒没啥,就算你给春琴,也没啥大毛病。你就大大方方的承认,不就得了。咋还闹出来那么一出来?”
王桂香嘟囔着:“春琴不容易呀。一个人在城里,又刚养了儿子。她对象他们家挺有钱的,我这不寻思,补贴补贴她,别让人家婆家看不起咱们家吗?”
老头盯着王桂香半晌,最后叹了口气:“糊涂呀。”
“今天都腊月初六了,你吃了晌午饭,你就回去吧。你回娘家不行了,你爹我都八十了,你大哥也六十多了,孙子都有了。没地容你。你回家,日子该咋过咋过,以后可是要一碗水端平。这个事,就过去了。你回家把你那三个儿子叫一起,就说这个钱,你这个当妈的自己花了也好,还是给了春琴也好,都行。反正是没了,没了也就没了。他们也不能把你这个当妈的,从家里撅出去不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头就这么着,安排大儿子王胜利,也就是王桂香的大哥,套上马车,就把王桂香给送回家了。
不过不是送到老院子,而是送到了老赵家老大,赵铁宝的家里来了。
王胜利是觉得,这赵铁宝是头大的,王桂香的大儿子,送这来的话,可能更好一些。毕竟王桂香进去的时候,很不光彩,那可是蹲芭篱子,让自己家人给整进去了,现在没啥说道,就回家,多少还是面子上挂不住的。
赵铁宝在隔壁大道村还有西沟村两个小学都当老师。这会儿很缺民办教师,赵铁宝是小学毕业之后,读了初中,初中成绩一般吧,一直蹲级。
蹲级这个事,后世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咋回事。但是在九十年代,蹲级是一件特别普遍的事情。
那个时候,百废待兴,特别是偏远的农村,极度缺老师。而且就算有了老师,很多老师的水准,都不是很高。有的是初中毕业,甚至很多都是小学毕业。
这就出现了没有办法的事,有的老师,自己也不会初中的题,甚至也看不懂。但是那个时候,就这个样子,没有办法。
赵铁宝也不是很聪明。能上初中,已经就是极限了。所以成绩一直很不理想,不理想就一直蹲级。
别人初中一共读书三年,结果赵铁宝初一就读了五年。后来好不容易上了初二,乡下的西沟小学缺老师,就去初中挖人。一眼就相中了大龄的赵铁宝,于是赵铁宝就做了西沟村小学的语文老师。
那年赵铁宝十七岁,后来赵铁宝稀里糊涂的和王桂香的妹子,也就是赵铁宝老姨家的姑娘,眉来眼去的。
因为当时在农村,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还没有进行特别系统的教育问题,所以姨家做亲戚,也是存在的。
而且还特别普遍的一件事。
后世会觉得这个样子,已经会有很大的问题,但是当时表哥和表妹,是没有什么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