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第169章 历练(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不过……”正当朱政陷入沉思之时,

朱标突然想到什么,顿时一脸严肃地补充道:

“虽然经历磨难确实是好事,但绝不能逞强,让自己陷入危险境地!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一定要珍爱生命,保全自身!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白吗?”

说着,朱标已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生怕朱政真的遭遇险境。

若因年轻气盛,倔强逞强而发生意外,那真是要了他的命!

光是这么一想,朱标就不由自主地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随即,还不等朱政回应,朱标便猛地抓住他的手,用颤抖的声音,一字一句地叮嘱道:

“孤的嘱托,你定要牢记于心,切莫轻易涉险,知晓了吗?”

声音中满是真诚与坚定,仿佛还夹杂着些许希冀。

朱政闻言,不禁一怔,虽不明朱标为何如此情绪波动,但他能清晰感受到对方发自内心的关切。心中一阵暖意涌起,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稍许沉默后,朱政终于忍不住开口回道:“殿下关怀,政铭感五内。同样,也恳请殿下务必珍重自身!操持政务时,万不可过于劳累。需得劳逸结合,以免身体不堪重负。”

朱标听罢,眼眸骤然睁大,神情恍惚地凝视朱政片刻,随即唇角勾起一抹笑意,开怀至极,只是眼眶微红,频频颔首应下。

然而,朱标内心并未真正接受这番劝诫。相反,他暗自发誓,比往昔更加勤勉尽责,以身作则,让朱政明白,纵使没有他那般卓绝的天赋,勤奋亦能成就大业!毕竟“至拙胜至巧”嘛!

更何况,他如今根本无暇分神。既要处理繁杂政务,为朱政树立榜样;又要协调朱允炆、朱允熥、朱政三兄弟的关系,更要谋划如何扶持朱政走上正途。

依朱标看来,从父亲的歉疚到皇储的责任,朱政无疑是最佳人选。即便朱标心中仍有顾虑,担心朱政受朱元璋影响而失偏颇,尤其在朱政痴迷武事之际,更可能忽视文治。

在他眼中,帝王之道在于远见卓识与宏大气度,而非单纯专注武力。即便有所涉猎,亦应有所节制,而核心始终是治国安邦。若能让黎民安定富足,国家繁荣昌盛,方为正

道。尤其对于承袭祖业的君主,文治尤为重要。这也正是历代贤明君主谥号常带“文”的缘由。

思索良久,朱标郑重其事地说道:

“麒儿,你喜欢武事,并且希望在此有所成就,这并无不妥。

只是,切不可重武轻文。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