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来,如果将江山托付给他,还不如交给朱允熥。至少朱允熥虽懦弱,但至少不会胡作非为。而朱允炆呢?以现状来看,恐怕连守住都成问题,说不定会把国家搞得一团糟,甚至还不如隋炀帝。
想到这里,朱标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已经彻底对朱允炆失去了信心。也许父皇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尽管如此,朱标表面上依然保持镇定,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他既不对朱允炆的话作出评价,目光却变得更加锐利,紧接着再次追问。
“孤再问你,倘若将来你继承大统,该当如何对待朱政?若他确是父皇血脉,那便是你的至亲,与你的弟弟无异。届时,你该如何自处?”
朱允炆闻言,顿时如坠云雾,呆立当场,竟有些不知所措。
究竟该如何作答呢?
若说要善待朱政,可方才自己分明表现出对他的厌恶;若直言心中的杀意,那又违背了朱标一向珍视亲情、疼爱家人的原则,岂非自寻死路?
接连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朱允炆内心顿时乱成一团。
每到这种时刻,他总习惯求助于吕氏。
此刻,他下意识望向吕氏。
见状,朱标心中彻底失望。
朱允炆这般遮掩与纠结的态度,怎会逃过他的眼睛?真要坐上皇位,哪怕得知朱政是自己的弟弟,恐怕也容不下他。到时,说不定还不如曹丕对曹植那般宽厚。
反倒是将皇位传给朱政,或许能让朱允炆、朱允熥得以安度余生!
朱标默默思索着,心中已逐渐倾向某种决定。
这一次,他并未阻止朱允炆求助吕氏。
吕氏见机行事,拼命朝朱允炆摇头示意。
朱允炆瞬间领悟,随即急忙开口:
“父王放心,虽我与朱政有过嫌隙,心中亦有些许不喜,但终究是一家人!父王常教导我要仁慈孝顺,对长辈恭敬,对兄弟友爱,对其他亲人宽容大度!这本就是我身为嫡长子应尽之责。因此,即便我与朱政有些摩擦,也绝不会为难他!”
一番话慷慨陈词,尽显宽宏大量,好一个谦谦君子的模样。
然而,朱标早已洞悉一切。
怎会被这些表面文章所蒙蔽?
听罢,朱标沉默片刻,并未评价。
只是暗暗叹息一声,敷衍道:
“你能如此想,孤甚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