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已经安排妥当,朱元璋也不再拖延,简单摆手示意后说道:
"好了,咱们回去吧,哎,腰酸得紧,真是老喽,不中用了!"
说完,他拍了拍有些僵硬的老腰,又摇了摇头。
随即招手唤来朱政,两人并肩朝皇宫走去。
见状,现场所有人如释重负。
并不是他们胆怯,而是今日之事太过惊悚。
连李善长这样的人物都被赐死,更别提他们这些普通人了。
显然,只要朱元璋想做,没有人能阻挡!
想到这里,在场的文官们都恍然大悟。
看来以后行事更要谨慎小心,莫要拿性命开玩笑!
然而,此事一旦传出,不知又要引发多少是非议论呢!
想到这里,众人都不禁摇头叹息。
至于征讨倭寇的具体事务,他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无论如何,必须全力协助朱政。
不然,下一个遭灭族的说不定就是他们自己了。
傅友德、蓝玉等武将们,此刻也都有劫后余生的感觉。彼此对视一眼,不禁摇头苦笑。
皇上对朱政的宠信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料,甚至有些触犯忌讳的意思!连李善长都被处置,这恩宠简直难以形容!
看来这次征倭计划是没戏了,往后恐怕连接近朱政都要避开。实在惹不起啊!
同时,他们心中又充满忐忑,不知皇上是否仅针对李善长一人。还是这只是个开始,自己也会被牵连?
想到这里,众人难以安心,决定去向太子朱标打听消息。于是,他们各自揣测着,尾随在皇上仪仗后返回城中,随后各自回衙门办事。
而朱元璋则直接回到皇宫。与朱政分别后,他独自来到谨身殿处理事务,刚坐下,朱标就匆匆赶来。
朱标开门见山地问道:"父皇,您究竟想做什么?韩国公功劳卓着,还做过我的老师,怎能轻易赐死?即便他有错,也不该如此啊!这对天下人怎么看咱们朱家不利。若不给我解释,我绝不罢休!"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质疑,语气带着几分怒意站起,沉声说道:"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还会继续发生!李善长敢对抗我,还自认为功高盖主,将来必不会尊重你。到时候你怎么办?像现在这样瞻前顾后,还能对付得了他吗?"
说着,他站起身背着手冷笑:"别看他平时装得忠厚老实,其实比胡惟庸更危险!我杀胡惟庸只是为巩固权力,并非真把他放在眼里。但李善长不一样,他企图恢复两宋时期的士大夫特权,让韩家成为像魏晋南北朝那样的门阀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