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瞧,这是何物?你在倭国可曾见过?”
郑和将地图收入怀中,略显疑惑地接过那椭圆形之物,端详。
一番查看后,又带着不解摇了摇头。
“回禀主子,未曾见过,这是何等物件?”
朱政笑意盈盈地解释起来:
“此物名为土豆,乃是从海外番人处所得。
听闻,它源于倭国,是一种产量极高的作物!”
“土豆?源自倭国的作物?”
郑和一怔,随即好奇地追问:
“敢问主子,这东西的产量究竟如何?”
“三十石!甚至可能更多!”
朱政言辞震撼地答道,“而且一年可以种植两次呢!”
“三十石?甚至更多?”
郑和双目圆睁,满面难以置信的表情。
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耳朵。
他并非出身于锦衣玉食之家,对农事甚是熟悉。
更因这份熟悉,更加难以置信。
要知道,如今大明各处的粮田收成,
大多不过一石或两石,能达两石已算丰年。
即便是在上好的良田中,还需天时地利、悉心照料,
才能勉强达到三石。
然而此刻,这位小主子却称这土豆,
竟能亩产三十石,甚至更高。
这岂不是提升了十倍的产量?
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