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书库

久久书库>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 第284章 石门寺(第1页)

第284章 石门寺(第1页)

琼京城西,一脉西山如青蟒蜿蜒,半山腰处,石门寺的飞檐斗拱在云雾间时隐时现。

这座由青石垒砌的古寺,自玥朝开国初年便在此扎根,二百四十七个春秋里,晨钟暮鼓伴着山间松涛,将佛音送进了一代又一代琼京人的耳中。

寺前那对汉白玉石狮,历经风雨侵蚀,鬃毛上的纹路已有些模糊,却依旧昂首挺胸,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座见证了王朝兴衰的圣地。

无论外头是烽火连天的乱世,还是歌舞升平的盛世,寺内的香火始终未曾断绝。

香客们踏着青石板路而来,或是为求平安,或是为解烦忧,袅袅青烟缠绕着大雄宝殿的金顶,成了西山一道不变的风景。

苏温言身着一袭黑色锦袍,立于石门寺前,目光落在那对历经沧桑的汉白玉石狮上,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玉佩的纹路。

寺庙的朱漆大门虽已不复往日鲜亮,门楣上“石门寺”三个鎏金大字却依旧透着几分庄重,晨钟的余韵似还在山间萦绕,将他的思绪轻轻牵回了百余年前的那段烽火岁月。

他身旁的云霁,一身淡粉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兰花纹样,衬得她面容愈发温婉。

她本正望着寺内错落的飞檐,余光却瞥见苏温言眼神放空,眉头微蹙,显然是陷入了沉思。

云霁脚步轻挪,走到他身侧,声音轻柔得如同山间的清风:“殿下,怎么了?可是这寺庙有什么不妥之处?”

苏温言被这声询问拉回现实,他转过头,看向云霁那双澄澈如秋水的眼眸,方才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唇边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没什么不妥,只是看到这寺庙,便想起了书上所写的东西,一时有些出神。”

云霁闻言,纤长的手指轻轻拢了拢耳边的碎发,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苏温言的心思。

她抬眼望向石门寺的方向,眼神也多了几分凝重,轻声问道:“殿下想的,是一百二十年前,犬戎破城时,石门寺众僧与士兵一同抵御外敌,最后血染佛堂的那件事情吗?”

苏温言缓缓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寺庙,语气中带着几分怅然:“没错。书上说,当时无心方丈率弟子与士兵死守此处,即便内城陷落,依旧拼死夺回西城门,坚守十日,直至弹尽粮绝。最后寺中僧侣无一投降,无心方丈更是遭受酷刑,却始终未改其志……每每读起这段历史,心中便五味杂陈。”

他说着,轻轻叹了口气,指尖的力道不自觉加重了几分,玉佩上的纹路硌得指腹微微发疼。

在一百二十年前那个深秋。

犬戎的铁蹄踏破琼京外城城墙的那天,漫天黄沙遮蔽了日光,喊杀声如惊雷般在街巷间回荡。

守军被迫退入城中,依托纵横交错的巷道与犬戎大军展开巷战。

每一条街道都是战场,每一户人家都是堡垒,士兵们抱着必死的决心,用刀剑、砖石甚至拳头与敌人厮杀,鲜血染红了青石板路,也浸透了墙角的枯草。

西山作为外城唯一地势险要之地,成了守军最后的屏障之一。

而坐落于西山半山腰的石门寺,本是远离尘嚣、不见血腥的清净之地。

寺内住持无心方丈,年过六旬,面容清癯,平日里总是手持念珠,眉宇间满是慈悲。

可当逃难的百姓与受伤的士兵踉跄着来到寺门前,叩响那扇厚重的朱漆大门时,无心方丈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下令打开寺门,收留这些身处绝境的人们。

“佛门虽戒杀,却不可见死不救。”

无心方丈站在大雄宝殿门前,望着满寺流离失所的百姓与伤痕累累的士兵,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从今日起,石门寺便是大家的堡垒,我们与琼京共存亡!”

寺中的僧侣们纷纷响应,平日里敲经念佛的手,拿起了木棍、锄头,甚至将寺里用来撞钟的粗木杠也扛了起来,与士兵们一同在寺门内外构筑防御工事。

他们将寺内的粮食分给百姓与士兵,用草药为伤员包扎伤口,夜晚则轮流在寺墙之上值守,警惕地望着山下通往寺庙的唯一山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