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辽不仅仅只有汉人,还有许多其他民族的人,牧民也很多,所以为了这些人的生存,
“秋收前,他不会动。”李卫钟的声音缓和了些,却依旧带着紧绷,“北辽的草场今年旱了三个月,他们的牛羊瘦得能数出骨头。现在开战,光是粮草就能拖垮他们。”
袁雄不解地挠头:“那他们屯这么多兵在这儿……”
“是给京城看的。”李卫钟望着城楼下巡逻的士卒,他们的步伐明显比往日急促,“也是给咱们看的。”他忽然指向营寨边缘的炊烟,“你看他们的灶台,烟柱又细又斜,那是只烧了半锅水。这不是要打仗的样子,是在耗。”
话虽如此,他还是转身对传令兵道:“去,让后厨多蒸些窝头,今夜换岗的弟兄每人加一块咸肉。再把西城墙的箭簇都换成新的,告诉弟兄们,夜里轮值时眼睛都放亮点。”
北风卷着沙砾打在脸上,李卫钟重新扶上栏杆。关外的狼头旗依旧在疯狂舞动,玄金色的旗面下,那些训练的身影如同鬼魅。
他不确定,北辽王是不是在等,是不是等秋收后的粮草,等京城的乱局,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
他不知道苏温言到底还活着没有,他不知道苏温言在北辽王心中的地位有多高,而他能做的,只有死死守住这道关隘,像一块楔子,钉在这片即将沸腾的荒原上。
远处,一名北辽将领正立马远眺,银色的盔甲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卫钟与他的目光隔空相撞,那眼神里没有丝毫温度,只有一片冰封的漠然。他猛地别过脸,喉间涌上一股铁锈味——这里以后怕是不安生了。
。。。。。
北辽王的帅帐以玄色毡布为顶,四壁悬挂着虎皮帐幔,苏瀚翎端坐在铺着狼皮褥的紫檀木椅上,手指摩挲着信纸边缘,粗糙的纸页上,苏温言那手清隽的小楷跃然纸上。
“父王安好,儿已平安抵达云溪镇,沿途一切顺遂……”
他逐字逐句地读着,眼角的笑纹像水波般层层漾开。
先前收到自家女儿密报说苏温言遇刺时,他连夜点了三万铁骑,按照和自己儿子约定好的,在这拒阳关外给朝廷压力。
但他不知道这一切是否能按照预想的发展下去。
如今指尖触到这带着儿子体温的信纸,连日来紧绷的下颌线终于柔和下来,连带着看向帐外的眼神都添了几分暖意。
“这小子……”苏瀚翎低声失笑,将信纸凑近鼻尖轻嗅。纸上除了墨香,还沾着些淡淡的槐花香,想来是写于驿站的槐树下。
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儿子,看似温和实则心思缜密,信里只字不提遇刺细节,只说“已查到些许眉目”,定然是怕信纸被人截获。
帐外传来甲胄碰撞的声响,亲卫长掀帘而入:“王爷,粮草营来报,今日的风干肉已分发完毕。”
“知道了。”苏瀚翎头也未抬,指尖在“竹不在身侧,诸事谨慎”那行字上顿了顿。
竹是他派给儿子的暗卫统领,前面一直跟在苏温言身边,如今被派出去查东西了,至今还没有回来。这孩子向来要强,定然是怕自己担心,才在信里避重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