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书库

久久书库>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913章 科举开始(第2页)

第913章 科举开始(第2页)

李彻摆了摆手:“朕不是在埋怨你,朕知道,你也没想到这一层面。”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所以,朕需要创立一个立法司。”

“立法,绝非一劳永逸之事,不是说你今日编撰出一部《天兴大诰》,后世子孙便只能奉为金科玉律,一字不得更易。”

“法律是有时效性的,今日看来完美无缺的律条,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时移世易,很可能就成了漏洞百出、阻碍进步的‘弊法’。”

说的就是你,朱重八!

老朱的《大诰》算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了,世人皆知洪武帝允许百姓手持《大诰》告状,官差不允许阻拦,甚至家中有《大诰》者,还能减刑。

却不知《大诰》里面的内容,过分理想化,对百姓的管理也过于严苛。

有些法条不说在后世落伍,放在老朱那个年代都不可能实现。

其实朱元璋的初心是好的,他能给予百姓上告的权力,却忽视了其存在的弊端,而家家皆有《大诰》,也让一些不法之徒有了铤而走险的胆量,毕竟还有减刑存在。

“立法司的作用,便在于此。”李彻深深看着文载尹,“你们不直接参与日常政务,却独掌对法律的解释、修订与完善之权。”

“你们要做的,是随时审视现行法条,剔除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弥补漏洞,使其能跟上时代变迁的脚步。”

文载尹听到此处,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他的政治智慧不低,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个立法司被赋予的权力是何等巨大。

它超然于日常行政之外,却手握界定一切行为准则的标尺,甚至能对世代相传的祖宗成法做出更改!

这简直是。。。。。。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越了皇权。

似乎看穿了文载尹内心的顾虑,李彻笑了笑,语气放缓道:“当然,法律绝非儿戏,不能说改就改。”

“立法司内部需要有审议与核查机制,外部也必须有相应的制约,譬如最终的裁决之权仍在朕手,重大修法也需经过廷议。”

“朕要的,不是又一个权力无限膨胀的衙门,而是一个严谨、独立、能与时俱进的立法机构。”

他的目光落在文载尹身上,充满了期许:“朕的臣子当中,文老是最刚正不阿的,行事有原则、守底线。”

“正因如此,朕才愿将这关乎国本的重任,托付于你。”

李彻站起身,走到文载尹面前,语气转为温和:“文老,此事关系重大,你不必立刻回复朕。”

“回去好好思量,这个摊子能不能接,愿不愿接,想清楚了再来给朕答复。”

说罢,将那本律法草稿放回文载尹手中。

文载尹手捧律法草稿,只觉得轻飘飘的,却又重如山岳。

“臣告退。”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躬身行礼,缓步退出了养心殿。

望着文载尹的背影,李彻也沉默了片刻,才回到桌案后面。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一步走得对不对,步子迈的是不是有些大。

李彻很清楚,民主之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数代人的持续努力。

或许下一代君王又滋生了野心,下一批朝臣又成为了优越的上层阶级,脱离了民众。

所以,李彻需要真正的盟友,一批真正的有识之士。

而这些人,都要从科举之中获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