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有关小胡子铀计划成功的情报漫天飞舞,西线盟军开始不间断地轰炸第三帝国的各个主要城市、工业区、研究中心。
数千架轰炸机夜以继日地执行战略轰炸,几乎不计任何代价。
好在不列颠岛和他们身后的美洲地区的军工生产已经极为成熟,随时可以为前线的飞行中队补充损失的飞机。
后方也将大量刚刚结束训练的飞行员派到了一线战场。
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敌我双方在第三帝国的天空中反复厮杀,坠毁的轰炸机数量已经有数百架。
血腥100轰炸机大队是整个第八航空队中最精锐的几个大队之一。
在之前的多次轰炸过程中,这个大队损失的轰炸机数量已经是自身编制的5倍,但血腥100轰炸机大队却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意志。
和以往的每一次战略轰炸一样,排在中队所有轰炸机之前的依然是第37号轰炸机。
它有一个响亮的绰号,那就是"女武神"。
在此之前,女武神号多次被纳粹的地面火力集火和空中拦截的战机击中,只不过都没有造成致命的伤害,女武神号顽强地返回了基地。
在这场战争中,女武神号几乎成了血腥100轰炸机大队的图腾,是所有人幸运的代表,也是士气之所在。
驾驶女武神的依然是约翰·史密斯少校和迈克尔·约翰逊上尉。
随着飞机开始进入第三帝国的领空,两名经验丰富的优秀飞行员开始瞪大眼睛盯着周围天空中的一举一动。
可以肯定的是,纳粹的地面雷达一定已经发现了这个轰炸机机群,他们拦截的战斗机随时可能出现。
与过去多次闷头轰炸不同,进入新一年以来,军工部门加强了对轰炸机的改造,比如女武神号就搭载了一台搜索雷达。
虽然这台搜索雷达的探测距离不过60公里,并且相关技术不太成熟,偶尔会发生故障,但相较于以前,血腥100轰炸机大队等于是多了一双眼睛。
他们今次的任务是穿越整个第三帝国中部地区轰炸纽伦堡。
约翰·史密斯少校不停地询问雷达操作员周围天空中是否有异常,但后者一直在摇头,并且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雷达界面,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闪光。
在血腥100轰炸机大队的周围,负责护航的P51野马战斗机因为航程问题已经开始相继返航了。
今天的情况有点出乎预料,他们已经深入第三帝国了,但是依然没有与纳粹的战机遭遇。
约翰·史密斯少校不认为是敌人的战斗机在此前的轰炸中被迅速摧毁。
他觉得自己不可能有那么好的运气。
唯一的可能就是随着轰炸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地面上的纳粹也变得越来越狡猾了,他们认识到自己拦截的战斗机无法在数量庞大的野马战斗机面前占到便宜,一直等着轰炸机深入,等着战斗机因为油料不足而返航。
想清楚这一点后,约翰·史密斯少校在通讯器中要求所有的机组成员加强瞭望,不要100%地相信搜索雷达。
约翰·史密斯少校一边小心地注视着前方的空域,一边回头去看在轰炸机编队外依然提供护航的不列颠和美洲军工部门携手打造的得意之作——流星喷气式战斗机。
这是流星喷气式战斗机第1次参与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