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副看着飞机从头上飞过去,语气有些嘲讽地说道:
"还不是因为我们装载的基本都是坦克、飞机、大炮、卡车,他们害怕这批军事物资出现意外,不然这种天气下,他们多半也是不会来的。"
姑苏号、茉莉花号、小雪号装载的全是军备,本来可以进入黑海,省了冒险,但是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还是走上了北极航道。
这些物资对于北方作战的布尔什维克军队来说至关重要。
可以说是他们在春季发动大反击的底气所在。
如果这批物资在运输的途中出了什么意外,毫无疑问,北方布尔什维克200万军队就没有能力发起春季反攻。
一天后的下午,货船终于抵达了摩尔曼斯克港口。
因为德军此前连续不断的轰炸,摩尔曼斯克导致城区基本上被夷为了平地,最重要的港口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虽然布尔什维克为了接受援助的物资,一直在进行紧急的抢救,但是港口的设施仍然破破烂烂,大型货轮停靠的时候危险重重,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今年的情况还比较好,从东方来的货船给摩尔曼斯克拉来了一些骁龙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帮助这座城市重新建立了防空体系。
阻止了德军对港口的绝大多数轰炸行动。
有两个中队常年驻扎在摩尔曼斯克,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港口以及从港口上岸的各类物资的安全。
跟随着三艘货船一起抵达摩尔曼斯克港口的除了大量军事物资以外,还有大量的工程器械,这些器械将有一半被用在摩尔曼斯克这座城市。
因为布尔什维克自己没有能力,只能借助东方的工程队伍帮助他们将港口修建起来,只有一个良好的港口才能接受更多的物资,喀山在这一点上看得非常清楚。
货船靠上港口之后,在卸货的过程中,船长刘长生找到了地面上的人员,就返回时候要装载的货物进行对接。
只有三艘货船的船长知道他们跨越万里前来摩尔曼斯克并不只是单纯地给布尔什维克送物资修港口,更加关键的是装载稀土资源回国。
连喀山自己都不知道,摩尔曼斯克所在的科拉半岛是他们整个国家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这里的稀土资源主要和磷矿伴生。
因此对外也是说用磷矿资源来交换战争物资。
其他货船的大副二副等只知道他们还要装载磷矿回国。
稀土资源对尖端科技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拉半岛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由于战争的影响,当地人的开采能力非常有限,根本达不到北平的预期,可是据刘长生所知,喀山一直不愿意将这里的矿产开采权交给北平。
卸货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之后又开始装载磷矿。
这个过程又将花费几天的时间,摩尔曼斯克港口的装卸能力实在让人着急。
就在姑苏号、茉莉花号和小雪号装卸物资的时候,喀山的约瑟夫同志正在阅读稀有金属供应协议、经济和军事互补协议。
这两份贝利亚不久之前刚刚与北平签署的经贸和军事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