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烽火燃血》

第1199章 对峙第聂伯河(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在厚厚的钢筋混凝土内,架设了大量MG34、MG42机枪,大量50毫米、75毫米反坦克炮以及88毫米高射炮和连绵的重炮群。

在工事正前方,河滩之上,还布设了漫长的雷区。

在敌人最有可能登陆的几个地方,每公里埋设的地雷甚至超过了2000枚,包括各种跳雷和反坦克地雷、诡雷等。

同时预设大量反登陆障碍、反坦克障碍。

在正面工事的后方,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战壕与交通网络。

虽然东墙修建时间较短,但其完善程度、坚固程度丝毫不弱于西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毕竟是包括曼施坦因元帅在内东线一众高级将领向小胡子争取而得的机会。

只有利用好第聂伯河天堑,才能给第三帝国续命。

为了赶在冰封之前彻底将这条防线修建好,有超过10万名当地劳工累死在建造过程中。

曼施坦因也对自己亲手打造的东墙颇为自豪。

他蹲下身体亲自感受了一下河滩上的浮冰,然后回头对参谋长舒尔茨说道:

"可以命令东岸的部队按原定计划退回来了。"

"在接下来数个月甚至数年时间里,这里都是我们最后的战场。"

参谋长舒尔茨微微一怔,然后马上点头。

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结束后,布尔什维克一下子龟缩了起来,甚至在得知德军在第聂伯河东岸执行焦土政策时,他们都没有发起大规模攻击,一直与德军部队保持一段距离,双方之间有极为宽阔的一片缓冲区。

趁着降雪这段时间,曼施坦因已将东岸主力部队相继撤退到了西岸,不过布尔什维克方面还没有任何察觉。

12月8日,一场空前的大暴雪开始降落在第聂伯河两岸。

接到命令的德军部队顶着暴风雪开始向西岸撤退。

在东岸数十公里宽阔的正面上,已经找不到一条完好的铁路、公路,一幢完好的房屋以及一粒粮食。

曼施坦因用了数个月时间将焦土政策执行得极其彻底。

就在德军最后一支部队开始撤离东岸阵地时,布尔什维克的特战队终于察觉异常,开始深入德军阵地侦察。

等到这些特战队员来到德军阵地上时,才发现整片阵地已空无一人。

他们继续向西侦察,发现西岸所有城镇和村庄里都看不到一个敌人,只有被冻死和饿死的老幼妇孺。

这一情况立即上报给了喀山的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当即向约瑟夫和朱可夫汇报了这一情况。

两天之后,12月10日,喀山总参谋部确定:

布尔什维克东岸,包括哈尔科夫等大城市里的德军已经全部撤退。

现在因暴风雪天气阻拦,还无法确定他们退到了哪里,但可以初步确定他们至少退了几十公里。

曼施坦因的果断让约瑟夫和朱可夫大为诧异。

他们本以为曼施坦因会借助东岸各大城市阻挡布尔什维克大军推进,给西岸工事的修建争取时间。

可现在德军主力部队一下子后退了几十公里,似乎说明曼施坦因在第聂伯河上的防线已经修建得足够坚固。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