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烽火燃血》

第1189章 重建莫斯科(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等到双方终于完成买卖的时候,朱可夫元帅都替他们松了一口气。

走了20分钟才走出莫斯科郊外的集市,紧接着热火朝天的工地便出现在了元帅和将军们的眼前。

各种各样的大型工程设备轰鸣着运转,带着安全帽的工人们,在机器旁边不停的忙碌。

远处看上去颇为混乱,但是当认真看向某一个地区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大工地乱中有序。

朱可夫元帅忍不住感慨说道:

“照这样的速度,最多两年的时间,莫斯科就能恢复原样了。”

工地执行的是三班倒的政策,人休息,但是机器不休息。

看着工人们有序的换班,罗科索夫斯基不由钦佩说道:

“他们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并且看上去质量还颇为可靠。”

“你们快看那些工程机械,要是能够用在军事上,肯定对军队大有帮助。”

朱可夫元帅摇了摇头,

“这些大设备既然被用在了工地上,那就只能说明华军使用的设备比工地上的这些更好,更加适合战争。”

罗科索夫斯基愣了一下,然后连连点头。

阿尔费罗少将抬手指着从面前经过的众多工人说道:

“这些进行基础劳动工作的工人只有少部分是华夏人,他们更多的应该都是华军在战场上的俘虏。

你们看他们中间大多数人个子都很小,还有看上去非常的温顺老实。

刚才在市场上的时候,我便听到有人说日语。

想来这其中倭寇最多。”

朱可夫元帅看着走过的工人,颔首说道:

“在之前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候,东方的指挥官就曾经明确表示他们所俘虏的日耳曼人不会交给红军处置。

日耳曼人将全部被转运到东方,进行劳动改造,想来当时被俘虏的日耳曼人应该现也如倭寇一样,在各个工地上进行体力劳动。”

“如此说来,北平真正投入的其实很少。”

罗科索夫斯基将军想了想后对朱可夫说道: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参照东方人的模式让被俘虏的日耳曼人发挥他们的价值,不只是白白的消耗粮食。”

阿尔费罗少将苦涩笑了一下,说道:

“我们俘虏的日耳曼人基本上都在西伯利亚的矿山里挖矿,但是矿山的条件非常恶劣,工人的伤亡巨大。”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