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驶出嘉和市区,沿着沧澜河边的公路往临县走。
窗外的芦苇荡在秋风里翻着白浪,河面上偶尔掠过几只水鸟,魏浩然却没心思看风景——手里拿着的征地政策手册,脑子里反复过着跟村民谈判的话术,生怕哪个环节出纰漏。
想要说服这些百姓,有些难度,可哪怕如此,他依然要想办法说通才行。
魏浩然不想看到市长刚上任没多久,引起群体性事件!
这对市长很不利。
要知道,市长目前只是代市长,要等到年底年代会才能把这个代字拿掉。
他可不想出现任何纰漏。
“临县那五户村民,听说有个叫张老栓的,在村里威望最高,只要把他说通了,其他几户应该就好办了。”周明轩突然开口,打破了车厢里的沉默。
他昨晚特意跟临县国土局局长打听了情况,张老栓不仅是村里的老支书,还是那三户继承老宅的村民之一,说话在村里管用。
魏浩然抬眼,心里松了口气:“那今天就重点跟张老栓谈,把政策讲透,再把改停车场的收益算清楚,应该能打动他。”
徐俊辉坐在副驾驶,回头补充道:“我已经让临县公安局安排了两个民警在县政府门口待命,要是有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置,但尽量不用,免得激化矛盾。”
魏浩然点点头,心里轻松不少。
问题应该不大。
九点十五分,车停在临县政府门口。
临县国土局局长赵志强已经在门口等,脸色比昨天更焦急:“张老栓他们还在大院里坐着,刚才还跟工作人员吵了几句,说要是今天不给说法,就去省里信访。”
几人快步往里走,刚进大院就看见五户村民围坐在一棵老槐树下,张老栓坐在中间,手里拄着根拐杖,脸色沉得能滴出水。
看到魏浩然一行人,他慢慢站起身,拐杖在地上顿了顿:“你们是市里来的领导?要是来劝我们让步的,就别费口舌了,宅基地是祖宗传下来的,少一分补偿都不行!”
魏浩然没急着反驳,而是走过去递了瓶矿泉水:“张大爷,先喝口水,咱们慢慢谈。
我知道宅基地是老辈传下来的,有感情,但政策也有政策的规定,咱们一起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违反政策,又能让大家不吃亏,您看行不?”
张老栓接过矿泉水,却没喝,只是盯着魏浩然:“怎么两全其美?政策说只能补偿一处,我们两家住一个院子里,怎么住?”
周明轩趁机递上政策手册,翻到“宅基地盘活”那一页:“张大爷,您看这个案例——邻县有个村,跟您情况一样,把多余的宅基地改成了村集体停车场,村民不仅能拿到土地回收补偿,每年还能分停车场的收益,一户一年差不多能多拿两千块,比把宅基地空着划算多了。”
魏浩然蹲下身,帮张老栓算了笔账:“您家多余的宅基地有半亩,按市场价回收能拿五万,改成停车场后,每年还能分两千,十年就是两万,加起来就是七万,比单纯补偿一处宅基地还多两万。
而且停车场建起来后,村里的年轻人回来停车也方便,您说是不是?”
张老栓的脸色缓和了些,手里的拐杖不再紧绷。
旁边的几户村民也凑过来,看着手册上的案例,小声议论起来。
其中一户叫李桂兰的村民,丈夫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她和孩子,最关心收益问题:“领导,停车场的收益真能按时分吗?不会被村干部贪了吧?”
“这点您放心。”魏浩然立刻表态:“停车场会由村集体和专业的物业公司合作管理,账目每月公示,市里还会派审计人员定期核查,保证每一分收益都分到大家手里。
要是您不放心,还可以推荐村民代表参与管理,监督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