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秦国向来不杀降将,甚至曾重用多名降将。
彼时楚国已亡,无人会追究项燕的罪责,项燕的结局至多不过是被迫移居咸阳城而已。
而项燕自刎之际距离陈胜吴广起义仅剩十四年,距离项梁起兵也仅剩十五年。
如果项燕不自刎,楚汉争霸的格局必将改写!
很多人也无法理解,为什么项羽在兵败之后同样选择了自刎。
明明他有机会过江东,重新召集族兵子弟们为他而战,就算不能卷土重来,也有机会割据一方。
促成这一对祖孙自刎的理由有很多。
而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便是项羽在败亡之前的那番话: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是的,兵败之后的他们,真的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就如现在的项荣一般。
不同于从全国各地征募而来的士兵。
族兵名为兵,重在族。
那个小时候经常抱住项荣大腿,一口一个叔父,呲着豁牙向项荣讨麦芽糖吃的族侄,为项荣冲锋而死。
那个跟在项荣屁股后头掏鸟窝抓螃蟹,一起逃学一起被罚站的族弟,因项荣指挥失误而死。
在项荣小时候时常给他做玩具,带着他学骑马,在他被训斥时帮忙说好话的叔父,帮项荣挡箭而死。
总是一脸严肃模样教他识字带他读书,却也会悄悄塞给他一块肉干当零食的叔爷,为项荣断后而死。
他们是项荣的八百族兵。
他们却更是项荣的八百名血脉至亲!
他们尽数因项荣而死!
项荣如何原谅自己?
就算项荣原谅了自己,那当项荣归家时,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
是数千名站在村口、满眼忐忑的孤儿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