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一舟最后见到了李志,瞬间明白了一切,但木已成舟,没有退路可言,好在明人做的并不过分,这李志真的是高丽宣祖的嫡系子孙。
光海君被篡夺王位后无后,李倧被废,他得后代自然和王位无缘,那么法理上,也只有宣祖的嫡系子孙最适合继承新的王位。
观察使乃是高丽的封疆大吏,金一舟的投诚意义非凡。
很快朝廷册封的使者带着内官一起来了,仔细勘验无误之后,也认可李俊业立高丽宣祖嫡系子孙的行为,只要是宣祖子孙就有法统,管他是大人还是小孩,高丽王位自宣祖以下以传两代,宣祖曾孙更是在辈分上无缝衔接了,简直是太合适了。
朝廷使者通过八百里加急,回报京师,朝廷毫无疑问的批准,于是隆重的登基典礼就在清州城仓促的举行。
一番大肆封官,果然最爽的是从龙之功,比如金范文和郑建川都如愿以偿的进了议政院,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连升了十几级。
武官这边,李庆被拜为龙虎营大将,李庆的副将金亮则担任庆尚道兵马节度使,一个叫做姜广涛的降将担任全罗道的兵马节度使。
封官的人太多,以至于中下级的官员,李俊业根本就料理不过来,只能由金一舟和金范文等人列一份长长的名单,李俊业一切照准。
这次封官主要封的都是中下级军官,那批投诚早的无疑是最大的利益收获者,获取的利益和投诚早晚成正比。
至于中上级的大部分官位,他们都原封不动的留着,只是派人暂时代理,不言而喻,这是要留给未来人的。
新朝甫立,气象一新,不仅废除了好多苛捐杂税,减轻百姓负担,还积极组织人力,兴修水利,恢复生产。
发布檄文,以夺高丽人心。
经历了一番大封官之后,几乎人人连转三级以上,高丽降军士气如虹。
别说自从投诚之后,不仅每顿能吃饱,连军饷都比以前提高了不少,也没有人把他们当炮灰,最前线,最恶的战斗都由明军去填去打,只是被分配清剿残敌,维持治安,保护后勤,粮道等等一些辅助工作。
所有的高丽将士开心的乐不思蜀。
李俊业找个时间,接见了李庆,金亮,还有姜广涛三人,给他们一个任务,各自挑选最强的士兵要求李庆组建一个三千人的标营,金亮和姜广涛两个兵马节度使则各组两千人。
登莱镇将会派出一个军事顾问团,指导他们的训练与作战。
另外李俊业还会将缴获的武器装备优先装备他们,这还不够,他还命令登州军械局加班加点,赶制一批装备用于武装他们。
李俊业打算就这样以少及多,逐渐的让高丽武装力量逐渐的成长,有各军派出的顾问团在,李俊业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弄出什么幺蛾子。
以土人守土,这才是最恰当的方法。
当然光靠登莱镇供血是不够的,还需要高丽自己能够造血。
李俊业召集议政府三人,给了他们三个任务:一是安民、二是修路、三是以登州军械局为蓝本,组建高丽军械局,开始逐步生产武器装备。
为了他们快速发展,李俊业还从登州调来一批管理和技术人才,组成军械局顾问团,协助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