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俊业还是很快发现了问题,因为缺马的缘故,很多虎军兄弟甚至还是刚刚学会骑马不久,步射和骑射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还需要很长的时间适应,至于骑兵战术配合之类,那需要花的时间就更多了。
好在虎大威本就是鞑官,身边还有一帮蒙古族兄弟,教会这六百骑骑射问题不大,只是时间而已。
大明本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既有虎大威一样的蒙古族将领也有秦良玉一样的少数民族女将。
参观完了之后,李俊业已经知晓了一个大概,换装之后的虎军,得重新配合装备调整战术,这次简直是如换血一般伤筋动骨,他们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和磨合,才能形成理想的战斗力。
为了尽快补充虎军体能,让他们养好身体,不至于披甲负重都气喘吁吁,李俊业决定还是继续保证供应他们每人每日一斤鱼肉。
不吃饱吃好,怎么有力气去沙场杀敌,所以打仗其实打的也是后勤。
天黑时,虎大威热情的邀请李俊业在此喝酒,李俊业爽快地答应了。
酒桌上两人无话不说,从当初的巨鹿之战,聊到了高丽,期间也聊到了杨国柱总兵,两个人稀疏不已,对于李俊业来说,和他只不过是一仗之缘。
可是对于虎大威来说,他们是宣大的铁杆兄弟,虎大威动情了,如一个小孩一样,趴在桌上哇哇地大哭起来。
李俊业伤还未愈,不胜酒力,只是默默地陪着他喝,一直到了深夜方才离去。
翌日,上午,率先从前线回来的王良就来和李俊业汇报军情。
对于高丽人的所谓十万大军,王良根本就没放到眼中,不过有一事一直困扰着他,就是减员,随着时间推移,战事不断,减员根本就补充不过来,能用兵力,越来越少。
此问题,李俊业一时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只好告诉他稍安勿躁,打算从高丽降兵中想办法,训练高丽军队,让他们能够独当一面。
起初王良获知李俊业打算武装高丽人,一百个不愿意,可当李俊业给他解释了什么叫做“以夷制夷”之后,王良就开窍了。
两人正在说话间,忽然一个亲兵来报,金范文带着四个儿童来了。
“让他们先去隔壁偏房等候,我和王将军议事完了之后,就会过来!”李俊业嘴角微微一扬。
“总兵,那高丽人他带四个娃娃来干嘛!”王良不解的问道。
李俊业微微一笑,“既然高丽王李倧无情无义,那就休怪我手不留情,我打算从中选定一人为高丽新君,请示朝廷批准册封!”
王良顿觉哪里不对,他轻轻地凑到李俊业跟前小声说道:“可为何要立群娃娃,一个娃娃能干什么事,他能理什么国?”
李俊业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当初你不读书,是因为家里贫穷,这个不怨你,可是军中这么多学习机会,你也买得起无数的书,可为何现在还不喜欢读书。”
王良顿时气势矮了一截,弱弱地说道:“这跟我读书多少有什么关系!”
李俊业瞟了他一眼道:“读书能使人明智,读史能知古今,但凡你读过一两百史书,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要立娃娃为高丽新君。”
王良还在尴尬地挠着头,李俊业瞥了他一眼,“走吧!随我过去看看,究竟选哪个当王合适!”